[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249.3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逵阳;王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昊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8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废气 净化 装置 建筑 制品 单体 燃烧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燃烧试验的燃烧室、用于供应气体的燃气供应控制装置和用于分析数据的控制机柜,燃烧室顶部连接有用于将试验后的废气净化回收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抽风机构、喷淋机构、化学净化机构、生物净化机构和排风机构。本发明具有在单体燃烧试验完成后,通过抽风电机通过密封集气罩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抽出,经过喷淋机构、化学净化机构7和生物净化机构进行净化,然后将洁净的空气通过排风机构排出达到保护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各种建筑火灾的发生也对建材的火灾安全性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不仅表现在对建筑材料耐燃性的要求上,还表现在对建筑材料燃烧产烟的浓度和热释放速率的要求上,因为现实中火灾事故现场中燃烧物品产生的热释放速率会影响现场可燃物被引燃燃烧时间、轰燃时间从而影响救援时间,而燃烧产生的烟也是现场救援和致命威胁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国家规定了相关的标准限制建筑材料的燃烧烟雾浓度和热释放速率指数。因此,在建材产品上市前需要对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相应的测试,通过对材料的试验样品采取一定方法的燃烧,来测验其产烟的浓度和热释放速率指数。为此,很多企业在建材生产后都会对其进行燃烧测试,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地对建材相应方面的因素进行改进。
公告号为CN2027105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体燃烧试验机,它包括燃烧室、传感器、烟尘密度仪、热电偶和气体分析仪,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装置,燃烧室内设置有进料的推车,燃烧室上面连接有烟尘收集器,所属烟尘收集器连接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四周设置有连接传感器和热电偶的传感线,所述传感器、烟尘密度仪和热电偶连接信号转接器,所述排烟管经过烟尘预处理系统后进入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设置有信号转接器,所述信号转接器连接计算机的信号采集卡。
上述的单体燃烧试验机只在燃烧室上方设置了一个排烟管道和集气罩,未考虑试验结束后产生的废气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危害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其能够对单体燃烧试验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洁净的空气排出达到保护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建筑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燃烧试验的燃烧室、用于供应气体的燃气供应控制装置和用于分析数据的控制机柜,所述燃烧室顶部连接有用于将试验后的废气净化回收的废气净化装置,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抽风机构、喷淋机构、化学净化机构、生物净化机构和排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包括密封集气罩、抽风电机和抽风管道,所述密封集气罩位于燃烧室顶部且与燃烧室连通,所述抽风管道与密封集气罩连通,所述抽风电机位于抽风管道与密封集气罩之间;所述密封集气罩顶部的出气孔内沿其直径方向设有两个呈十字形设置的挡板,所述密封集气罩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壁上沿其直径方向设有两个呈十字形设置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体燃烧试验完成后,抽风电机通过密封集气罩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抽出,经过喷淋机构、化学净化机构和生物净化机构进行净化,然后将洁净的空气通过排风机构排出达到保护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的效果;密封集气罩顶部的出气孔内沿其直径方向设有两个呈十字形设置的挡板可以减小密封集气罩内气体流动的面积,提升了抽风电机对废气的吸集能力,而调节环的设置则可以让工作人员根据废气产生量的实况通过转动调节环,改变密封集气罩内气体流动的面积,减小废气净化装置的工作负荷,提升废气的净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昊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昊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