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远距离交通节点关联性挖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4942.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洋;刘润坤;任毅龙;葛昱;邹迎;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458;G06F16/29;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郝亮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迹 数据 远距离 交通 节点 关联性 挖掘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远距离交通节点关联性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根据原始轨迹数据获取乘客每一次出行的起点和终点;
步骤二、获取交通节点中心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判定交通节点范围;
其中,设车辆速度为speed,采样时间间隔为frequency,交叉口范围OE的最小值满足2π*OE/4=speed*frequency;
步骤三、轨迹数据匹配;判断每一个轨迹点是否在判定的交通节点范围内,如果在,则标记该轨迹点所属交通节点编号;
步骤四、计算每一次出行所有经过的交通节点序列;所述序列包括车辆在该次出行中经过每个交通节点的编号以及经过每个交通节点的时间,表示为TRA=(P1...Pn.,T1...Tn),其中P表示位置,T表示时间;
步骤五、建立关联度计算模型;根步骤四中的获得的数据计算任意两个交通节点间的关联度,用0-1的数值进行量化;
步骤五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提取含有任意节点P的所有交通节点序列,统计序列数量为N,并记录这些节点序列集合为U;之后统计这些含有P的节点序列中包含的所有其它节点编号定义其采用包括A,B,C的字母序列来表示;接下来分别统计U中同时含有PA节点、PB节点、PC节点的序列数量NA,NB,CC;最后计算得到关联度NA/N,NB/N,NC/N分别表示节点P与节点A,B,C的关联度;该关联度为0-1范围的数值;
步骤六、按照最短路径方法或依据实际出行距离,计算任意两个节点间的实际出行距离;
步骤七、选取某一个交通节点,作为中心节点,提取以该节点为中心的所有相关节点的关联度;根据其他相关节点与该中心节点的实际出行距离对所述其他相关节点进行分组;
步骤八、对每一组相关节点的关联度进行分别的标准化处理;得到最终的关联度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远距离交通节点关联性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节点包括交叉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远距离交通节点关联性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删除重复值,填充缺失值,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判断每次出行的起点和终点辆行驶状态判断每次出行的起点和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9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