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葱属植物香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5393.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艳兰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C11B1/06;C11B1/10;C11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葱属 植物 香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葱属植物香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米糠油的提取:先将新鲜米糠依次通过螺旋榨油机压榨、体积比1:0.2~0.3石油醚-乙醇混合液浸提、体积比1:0.7~0.8丙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烷烃亚临界萃取,分别得到油相Ⅰ、油相Ⅱ和油相Ⅲ,三者混合得到混合油相,再依次进行脱酸、脱臭、脱胶脱蜡、脱色处理,即得米糠油;
(2)然后将新鲜葱属植物粉碎加工成10μm以下的细粉,接着边搅拌边将细粉加入0.8~0.9倍重量的米糠油中,在密闭条件下超声波振荡均匀,33~38℃和pH=5.8~6.5条件下处理2~3小时,再进行电磁波照射处理,过滤,得滤液Ⅰ和滤渣Ⅰ,前者经离心分离收集油相Ⅳ,后者进入步骤(3);
(3)最后将滤渣Ⅰ利用体积比1:0.1~0.2甲醇-异丙醇混合液萃取,得到滤液Ⅱ,减压蒸馏得到油相Ⅴ,合并油相Ⅳ和油相Ⅴ,渗透汽化并冷凝,即得所述的一种葱属植物香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葱属植物选自青葱、大蒜、洋葱、虾夷葱或韭葱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方法是: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新鲜米糠利用螺旋榨油机压榨,得到油相Ⅰ和油粕Ⅰ,接着将油粕Ⅰ加入6~8份体积比1:0.2~0.3石油醚-乙醇混合液中,40~55℃浸提4~5小时,得到油相Ⅱ和油粕Ⅱ,然后将油粕Ⅱ利用1.8~2份体积比1:0.7~0.8丙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烷烃进行亚临界萃取,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油相Ⅲ,合并油相Ⅰ、油相Ⅱ和油相Ⅲ得混合油相,再依次进行脱酸、脱臭、脱胶脱蜡、脱色处理,即得米糠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螺旋榨油机压榨的具体方法是:螺旋榨油机空转3~5分钟后,趁热投料新鲜米糠,当机体温度达到70~80℃时开始压榨,直至没有油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亚临界萃取的工艺条件为:混合烷烃的温度为30~40℃,萃取3~5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5分钟,萃取压力为0.3~0.6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脱酸、脱臭、脱胶、脱蜡、脱色处理的具体方法是:
(A)脱酸:根据混合油相重量与酸价定量,边搅拌边向混合油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12%氢氧化钠溶液,碱炼25~35分钟,离心分离;
(B)脱臭:将经步骤(A)处理后的混合油相置于一容器中,在6~8kPa和180~200℃条件下,50~70r/min搅拌处理30~40分钟;
(C)脱胶脱蜡: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混合油相于90~100℃和50~70r/min搅拌处理60~80分钟,抽滤,然后用同样温度的热水清洗,120~140r/min搅拌处理20~30分钟,接着以7~9℃/h缓慢冷却至13~15℃,最后利用冷冻离心机在9000~10000r/min下离心处理10~20分钟;
(D)脱色: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油相倒入带有搅拌器的容器中,加热至80~90℃,加入相当于0.02~0.04倍重量的活性白土和0.005~0.008倍重量的活性炭,在3.5~4.5kPa和99~105℃条件下搅拌处理10~15分钟,过滤除去活性白土和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细粉的加工方法如下:先将新鲜葱属植物切成碎末,然后冷冻至-30~-40℃,趁冷研磨5~8分钟,再利用气流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气流粉碎机的工作条件为:气流压力为1000kPa,进料速度为150r/min,分级频率为35Hz,粉碎时间为70~8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磁波照射处理的具体工艺条件为:电磁波频率为2600~2700MHz,单位输出功率1000~1200W/kg,分6次间隔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40~50s,间隔时间为60~8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艳兰,未经崔艳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3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剂科使用的快捷提取药计数器
- 下一篇:一种牡丹荷叶灰树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