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及其装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5609.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肖黎;王东伟;吕牧;潘强;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B66C6/00;B66C19/00;E01D21/00;E02D5/28;E01D19/0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唐静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提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排设置在被施工桥梁两侧的钢管桩排,每排所述钢管桩排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钢管桩,每个所述钢管桩垂直被施工桥梁所在的地面;
若干提升装置,每个所述钢管桩上设置有一个提升装置;
两排主桁架,每排主桁架被所述提升装置吊装至对应的一排所述钢管桩排上,所述主桁架位于被施工桥梁的桥面所在位置的上方;以及,
龙门吊具,包括吊架和移动吊具,所述吊架横设在两排所述主桁架上,所述吊架的纵长方向垂直所述主桁架的纵长方向,所述移动吊具活动设置在所述吊架上,且可在所述吊架上沿所述吊架的纵长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管桩与所述主桁架通过分配梁连接,每个所述钢管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主桁架可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沿所述钢管桩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分配梁相对主桁架具有使所述分配梁不与钢管桩连接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分配梁与钢管桩连接的第二位置;在所述分配梁随所述主桁架移动至所述钢管桩的预设安装位置,所述分配梁相对桁架段转动以从第一位置转变至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主桁架由多段桁架段拼接而成,每段桁架段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每段所述桁架段与每个钢管桩之间设置有所述分配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抵持所述主桁架的下方,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分配梁通过钢丝绳吊挂在所述主桁架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可相对所述主桁架转动以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提升站还包括横设在两排所述主桁架上的连接梁。
7.一种钢混组合梁提升站的装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方法包括:
S1:在被施工桥梁的两侧铺设两排钢管桩排,每排所述钢管桩排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钢管桩,每个所述钢管桩垂直被施工桥梁所在的地面;
S2:在每个所述钢管桩上安装提升装置,
S3:拼装两排主桁架及龙门吊具:在两排钢管桩排之间拼接两排主桁架,每排桁架由多段桁架段组成,将龙门吊具安装在两排主桁架上,所述龙门吊具包括安装在两排主桁架之间的吊架和安装在吊架上的移动吊具,所述移动吊具可在所述吊架上移动,所述主桁架上设置有分配梁;
S4:采用提升装置同步提升两排主桁架及龙门吊具,直至分配梁随所述主桁架移动至所述钢管桩的预设安装位置,移动分配梁使分配梁与对应的钢管桩对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的装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详细包括:
在钢管桩所在的地面的对应位置放置分配梁;
两排钢管桩排的对应位置上将多段桁架和龙门吊具拼装成一体结构;
将每排主桁架相对地面吊起一段距离;
用钢丝绳将分配梁吊挂在桁架下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的装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详细包括:
采用提升装置同步提升两排主桁架,直至分配梁随所述主桁架移动至所述钢管桩的预设安装位置;
将分配梁相对主桁架转动90度,使分配梁与对应的钢管桩对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提升站的装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方法包括:
在桥面上设置临时支墩,作为下放后天车梁拆除的支点,将天车梁运行至桥面支墩正上方,将龙门吊具下放至提梁站主桁架下方,将桥面以上的临时支墩的中部平联进行割除;在临时支墩靠外侧的管桩之间与桥面板等高的地方形成作为主桁架下放至桥面后端部的临时支撑点;
下放主桁架及龙门吊具至桥面;将桥面临时支墩与龙门吊具之间的缝隙用钢板塞垫;
拆除提升装置,将钢管桩切除至与桥面等高;汽车吊上桥;拆除桥面上一节主桁架;
汽车吊从缺口处处驶入主桁架之间;拆除龙门吊具;逐段拆除天车梁;继续拆除在桥面上的剩余主桁架;拆除临时支墩及剩余的钢管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6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减少振动冲击的上肢工业外骨骼
- 下一篇: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