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5913.6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3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映;段小凤;肖华兰;岳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利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20 | 分类号: | G07D7/20;G07D7/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印刷 版型 鉴定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平台包括:区域分辨设备,用于基于预设油墨成像特征从接收到的图像中识别出各个油墨像素点和各个非油墨像素点;景深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每一个油墨像素点在图像中的景深以及检测每一个非油墨像素点在图像中的景深;数据提取设备,用于计算图像中的各个油墨像素点的各个景深的算术平均值以获得第一平均值,计算图像中的各个非油墨像素点的各个景深的算术平均值以获得第二平均值令;版型解析设备,用于发出凹版检测命令。本发明的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方便实用、运行稳定。由于在鉴定出当前钞票采用的是凸版印刷时,及时进行假钞的现场警示,从而为假钞的鉴定提供可靠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
背景技术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目前,为了保证纸钞的防伪效果,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凹版印刷,然而,普通单位或个人对自己使用的纸钞是否采用凹版印刷缺乏有效、快速的验证模式,如果将当前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方式运用到上述纸钞验证中,会有效提升验证的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的成像特征对现场钞票的印刷版型进行鉴定,从而有效替换现有技术中低效且精度不足的人工鉴定模式。
为此,本发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处关键的发明点:
(1)利用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后的钞票的不同成像特征,对当前检验的钞票的印刷版型进行鉴定,当鉴定为使用凸版印刷时,确定当前检验的钞票为伪钞;
(2)在具体鉴定中,凹版印刷后的钞票中油墨所在位置成像景深较浅,无油墨位置成像景深较深的特性被有效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实时报警设备,用于在接收到凸版检测命令时,播放与伪钞识别相关的报警文件;
其中,所述实时报警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凹版检测命令时,停止播放与伪钞识别相关的报警文件。
更具体地,在所述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中,所述平台还包括:
超清摄像设备,用于对验钞台上的钞票执行超清摄像处理,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即时成像帧。
更具体地,在所述大数据式印刷版型鉴定平台中,所述平台还包括:
第一处理节点,设置在大数据端,通过网络与所述超清摄像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成像帧执行伪影去除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第一处理图像;
第二处理节点,设置在大数据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区域分辨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处理图像执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以获得相应的第二处理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利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利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