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6527.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干仕伟;刘晓永;陈益成;李锐敬;伦见强;肖洁;鲁坚伟;谢慧昌;李锦荣;许嘉辉;刘光全;黄叶成;杨金运;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7/00;C05F17/05;C05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泥 资源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超声破解池、厌氧混合池、厌氧发酵池和蚯蚓生物处理池,所述超声破解池中设置超声波发射器,所述厌氧池设置有微生物加料斗,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中分布有好氧微生物和蚯蚓,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底部还设置有氧气曝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解池中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以所述超声破解池的中心线平面对称,所述超声破解池还设置有污泥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解池中的折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曝气头连通有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曝气头的曝气孔的直径为6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混合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所述厌氧发酵池和蚯蚓生物处理池之间设置有提升泵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设置有固体有机物加料斗,所述固体有机物加料斗用于向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中添加餐厨剩余物、人畜禽粪尿、秸秆或者锯末,所述固体有机物加料斗用于向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中添加蚯蚓和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池和蚯蚓生物处理池组成一体池,所述厌氧发酵池和蚯蚓生物处理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挡板和竖直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并保持一定的水平间距,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厌氧发酵池相邻,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蚯蚓生物处理池相邻,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顶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一体池高度的15%~30%,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一体池高度的15%~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解池和厌氧混合池组成一体池,所述超声破解池和厌氧混合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顶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一体池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
10.一种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9的任一所述用于污泥的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输入所述超声破解池,启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污泥经过超声破解池的折流板进入所述厌氧混合池;
(2)向所述厌氧混合池中添加厌氧微生物启动所述搅拌装置混合;
(3)步骤(2)处理后的污泥输入厌氧发酵池中厌氧发酵;
(4)步骤(2)处理后的污泥输入蚯蚓生物处理池中,向蚯蚓生物处理池中曝氧气利用蚯蚓和微生物降解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5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跌水复氧联合兼氧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