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的容器的组装元件的套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6780.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珀蒂塔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SEB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赵洁;杨倩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炸锅 类型 烹饪 设备 容器 组装 元件 套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的容器(1)的组装元件的套件。其包括周边元件(3)和至少两个可互换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底部元件(4),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底部元件(4,5)中的一个底部元件组装的所述周边元件(3)的组装机构。所述周边元件(3)是打开的并且具有两个侧端部分(23,24),所述组装机构构造成通过将所述周边元件向其自身压紧而将所述两个侧端部分(23,24)连接在一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其包括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驱动电机(12)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容器(1)的组装元件的套件,所述驱动电机(12)能够驱动搅拌元件(10)旋转,所述搅拌元件(10)是可拆卸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其允许通过在所述设备的烹饪容腔中热空气的循环而实施食物的烹饪,所述烹饪通过使用很少的油来实施,甚至完全不用油地实施。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允许通过烹饪设备烹饪多样且不同的食谱。
背景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这种烹饪设备允许在食物烹饪期间大大减少油的量,甚至完全不用油,因为食物烹饪仅通过在包含待烹饪食物的烹饪容腔中循环的热空气实施。因此,可食用更健康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是来自于蔬菜或动物,例如薯条、蔬菜、肉类或鱼类。
这种烹饪设备通常包括壳和可拆卸的容器,所述容器允许收纳待烹饪的食物。一旦将食物设置在所述容器中,就可关闭所述烹饪设备的壳以形成包含容器和食物的烹饪容腔。热空气之后通过加热装置和空气循环装置输送到该烹饪容腔中,在容腔中的热空气的循环如此确保食物的烹饪。
空气循环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允许空气在烹饪设备的壳的内部循环流动,以便使该空气流过加热装置直到输送到烹饪容腔,被加热的空气在容器中循环,之后被排出烹饪容腔,并且在烹饪设备的壳中实施新的流动循环。
在传统的热空气式烹饪设备中,容器仅允许实现某些食物的烹饪,这限制了能够实现的食谱和烹饪设备的使用。
为了增加通过同一种热空气式烹饪设备实现食谱的类型,这些烹饪设备中的一些包括适用于实施不同烹饪的多个容器,如在国际专利申请WO2018050838A1中描述的烹饪设备一样。该实施方式显著地提高了烹饪设备的成本和不同容器的体积,不被使用的容器须与烹饪设备分开收纳整理,例如收纳整理到烹饪橱柜或壁橱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热空气炸锅类型的烹饪设备的容器的组装元件的套件来克服上述缺陷。根据本发明,所述套件包括周边元件和至少两个可互换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底部元件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底部元件中的一个底部元件组装的所述周边元件的组装机构,所述周边元件是打开的并且具有两个侧端部分,所述组装机构构造成通过将所述周边元件向其自身压紧而将两个侧端部分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套件允许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所述两个容器具有适合于不同烹饪待烹饪食物方式的不同烹饪功能,周边元件对于全部能够被构成的容器是相同的,仅需根据适合的待实施的烹饪更换底部元件。这因此允许减少用于实现容器的材料的量,所述容器具有相同的周边元件和可互换的且适合于不同类型的待烹饪食物的制备方法的底部元件。此外,与在国际专利申请WO2018050838A1中描述的单一件的容器的体积相比,所述底部元件的体积显著地减小,这简化了在不使用容器时,将其收纳整理在橱柜中。并且周边元件具有圆柱体的形式且在其长度上裂开,缝隙构成在周边元件上的开口并且允许形成由所述缝隙分开的两个侧端部分。此外,所述裂开的圆柱体在横向的剖面中具有圆柱体的截面,所述组装机构允许将所述两个侧端部分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将其并列或者通过将其交叠地连接在一起,以便减小所述截面,并且因此将所述圆柱体在其自身上压紧。该设计有利地允许周边元件使底部元件缩小或箍住底部元件以便于其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EB公司,未经SEB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