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血气混合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6897.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昌;周进俊;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道智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6 | 代理人: | 施翔宇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区新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血气 混合 方法 及其 专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血气混合方法。将血液和气体分别通入混合通道中,所述的混合通道包括内管道、以及套设于内管道之外的外管道,所述内管道的管壁具有可透过气体分子的微孔,血液样本从内管道中吸入,同时,向内管道与外管道之间通入带压的气体,所述血液的流向与气体的流向相同,通过混合通道尾部的压力传感器及调压阀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得气体可通过内管道的管壁,从内管道的管外缓慢渗入至管内,与管内的血液混合,形成血气混合液。使用本方法及其专有设备,样本的混合效率高,能够快速实现气体在血液样本内达到饱和,应用于临床检测,可以有效缩短样本的制备时间,为病人治疗提供更多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血液混合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速血气混合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血气混合和血气分离在生物、制药及医用体外诊断领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如各种不同浓度标液的制备、血液检测、气体的净化等,典型的应用有血气混合。
血气混合的主要用途是向需要测试的血液内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血气混合装置使需要测试的血液最终含有该浓度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不同浓度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测试血液代表不同状态的测试目标(如低氧气浓度血液代表测试目标携氧能力差,高二氧化碳浓度血液代表测试目标可能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等),仪器通过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血液,并与标杆对比,从而确认仪器参数是否准确。血气混合主要形式为:在盛有测试血液的容器内灌入所要混合的气体(主要为氧气、二氧化碳)直到该血液达到气体平衡(即血液内该气体已达到饱和),主要有以下三种充气方式:气管直接插入血液里面充气、气管在血液表面充气和离心式血气混合。
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血气检测中为了精确模拟各种人体状况,对测试血液充气方式、血液中气体含量是否平衡、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气管直接插入到血液中充气方式的缺陷:充气过程中会在粘稠的血液内产生很多气泡,将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裂而影响测量血液中钾离子的测试;气管在血液表面充气方式的缺陷:气体仅与被测血液表面接触,故需要很长时间或很难达到被测血液的整体气体平衡,会造成测试血液中血糖数值降低、乳酸数值的升高,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离心式血气混合的缺陷:血液样本用量大,制备时间相对依然较长,且装置结构复杂,气体消耗量大,装置制造成本高,且更换不同样本,需要对混合的容器进行清洗,操作复杂,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不能满足体外诊断行业快速、准确、低成本的需求。
故市场上常用的三种血气混合方式中均不适合精确的血气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其快速的血气混合方式,混合时间短、样本用量少、气体与血液混合均匀,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满足体外诊断领域快速、准确、便携的需求。
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血气混合方法,是将血液和气体分别通入混合通道中,所述的混合通道包括内管道、以及套设于内管道之外的外管道,所述内管道的管壁具有可透过气体分子的微孔,血液样本从内管道中吸入,同时,向内管道与外管道之间通入带压的气体,所述血液的流向与气体的流向相同,通过混合通道尾部的压力传感器及调压阀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得气体可通过内管道的管壁,从内管道的管外缓慢渗入至管内,与管内的血液混合,形成气血混合液。
具体的,本发明控制血液流速为1-65ml/min。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是因为该流速可以节省血液样本用量,同时可以保证混合效率,本发明控制气体流速为1-50ml/min。气体流速<50ml/min时,调节气体流速可以制备不同气体浓度的血液样本,当气体流速超过50ml/min时,血液样本会快速达到饱和,增加气体流速,血液样本中的气体浓度不会产生变化;
具体的,本发明可以控制气体的压力10~40Psi。如果压力过低,气体分子无法透过内管壁,气体和血液无法混合;如果压力过高,大量的气体会快速透过内管壁,使内管中血液样本也存在过高压力,会导致血液样本过饱和,因此本发明控制的气压压力优选为30~40P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