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L1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6943.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创夫;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C12N15/85;A61K4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 l1 纳米 抗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抗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D‑L1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设计合成引物2条,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出足够量的目的产物换载酶切,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筛选克隆;蛋白鉴定表达;构建抗体库;选用M13噬菌体展示系统展示VHH抗体文库,该系统由pMECS噬菌粒载体、E.coli TG1和M13KO7辅助噬菌体组成。本发明在噬菌粒载体pMECS中,Pst I酶切位点之前的序列为pelB分泌信号肽和抗体第一个框架区部分氨基酸的编码序列,pelB信号肽能够将后续多肽引导分泌至周质腔;Not I酶切位点之后是HA和6×His标签的编码序列,可用于融合蛋白的纯化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D-L1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一些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癌症的治疗。例如PD-L1抑制剂Tecentriq(Atezolizumab或称MDL3280a),批准适应症为膀胱癌(尿路上皮癌)。PD-L1在绝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例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等,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也被认为是许多类型的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为了阻断PD-L1与受体PD1结合,抑制肿瘤发展,免疫治疗抗体药物的研发也非常迅速,opdivo、keytruda、Atezolizumab等知名药物也有着显著效果。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前,进行PD-L1基因解码基因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指出,当前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在作为单药一线,或联合标准化疗治疗无EGFR/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时,都显示了比单纯的标准化疗更好的疗效,为病人带来了更显著的生存获益。但是,在判断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化疗治疗时,我们需要根据肿瘤生物标志物PD-L1的表达情况来决定,以取得更精准的效果。目前国外临床研究免疫药物治疗对应的有四种PD-L1检测试剂盒,分别是:罗氏的SP142(用于罗氏的Atezolizumab单抗的PD-L1检测)、罗氏的SP263(用于阿斯利康Durvalumab单抗的PD-L1检测)、Dako的28-8(用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的PD-L1检测)、Dako的22C3(用于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的PD-L1检测)。
生物免疫治疗相对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有一个本质逻辑区别:“免疫治疗”针对的是免疫细胞(或者说是免疫系统),而不是癌症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抑制免疫检查点通路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方式之一,其机制是通过抑制通路中相关靶点解除T细胞活性受抑状态,活化后的T细胞能够进攻和消灭肿瘤细胞。抗体并不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通过作用于T细胞类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另外,它们并不是针对肿瘤表面的某种特定物质,而是系统性地增强了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纳米抗体是由比利时科学家于1993年在自然杂志中首次报道,在羊驼外周血液中存在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抗体,该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和两个常规的CH2与CH3区,但却不像人工改造的单链抗体片段(scFv)那样容易相互沾粘,甚至聚集成块。更重要的是单独克隆并表达出来的VHH结构具有与原重链抗体相当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与抗原的结合活性,是目前已知的可结合目标抗原的最小单位。VHH晶体为2.5nm,长4nm,分子量只有15KD,因此也被称作纳米抗体(Nanobody,Nb)。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单克隆抗体存在异源性。如果用于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单克隆抗体,对人体的应用会产生抗鼠单克隆抗体,它不可重复应用,影响其疗效。
(2)单克隆抗体体积相对较大,不能较好的进入肿瘤组织。
(3)单克隆抗体开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产量低。
(4)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价格昂贵,研发复杂,人源化复杂,成功率有限。
(5)难以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建厂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金非常巨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安全通风医用防护服
- 下一篇:手持式按键触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