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智能消杀病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7396.6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贤平;杭文斌;华青梅;杨旭;余伟;徐根山;段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10;A61L2/26;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128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智能 病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智能消杀病毒装置,涉及消毒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消杀病毒装置包括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和紫外线灯;消杀病毒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或侧壁;紫外线灯包括支架基体,支架基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灯座,两灯座之间连接有一紫外线发光灯管;支架基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安装的空腔且支架基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位于开口处的支架基体一侧配合安装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配合安装一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配合安装有一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本发明采用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当感应到人进电梯,紫外线灯立即关闭,当感应到电梯内无人时,紫外线灯启动;对电梯空间进行消杀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毒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智能消杀病毒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的电梯之中,轿厢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尤其对于医院和一些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的电梯,乘客在乘坐电梯期间,相当于进入一个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场所,不但增加了受感染的机率,而且使乘客在乘梯时心情不畅。现促进轿厢空气流通的方法一般做法是在轿顶上增加换气风扇,使轿厢空气能与井道空气进行交换,而井道也是相对封闭的环境,无法进行空气流通从而达到自我净化,所以无论换气风扇是抽风还是送风,只能短时间内达到空气流通,无法有效地进行空气净化;众所周知,紫外线灯等消毒装置通常对人体是有一定损伤的,所以应当避免在乘客使用电梯的时间段内对轿厢进行消毒。因此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消杀病毒装置,且有效避免紫外线灯等对人体的伤害,是本发明所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智能消杀病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电梯智能消杀病毒装置,所述消杀病毒装置包括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和紫外线灯;所述消杀病毒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包括支架基体,所述支架基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灯座,两所述灯座之间连接有一紫外线发光灯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基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安装的空腔且所述支架基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位于所述开口处的支架基体一侧配合安装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配合安装一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配合安装有一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周侧设置有一向上弯折的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上设置有固定孔A;所述安装凸台的周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与固定孔A相配合的固定孔B。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凸台的上表面设置若干安装通孔A;所述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的底部周侧设有一凸沿,所述凸沿内设置一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有与安装通孔A相配合的安装通孔B。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孔B为一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一限位孔,所述安装凸台上设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为一葫芦孔;所述限位块包括与葫芦孔相配合的葫芦状板体,所述葫芦状板体的底侧面设置与安装凸台连接的安装块。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凸台上设有供导线通过的开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智能微波雷达人体感应装置,当感应到人进电梯,紫外线灯立即关闭,当感应到电梯内无人时,紫外线灯启动。对电梯空间进行消杀毒,无毒不产生任何物质,不产生副作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