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7518.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鹏;李进;刘敏;杜娟;陈良才;刘岩;孙刚;林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贝诺风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冷却塔 | ||
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该冷却塔包括:本体、热交换部、喷淋部和冷凝部,冷凝部位于喷淋部上侧;冷凝部包括填料模块;填料模块包括:对从下方向上流动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热量交换,层叠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将从填料模块宽度方向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引入到第一流路的第一导入部;将填料模块宽度方向另一侧流入的第二气流引入到第二流路的第二导入部;将从第一流路流出的第一气流引导至填料模块宽度方向一侧或者另一侧排出的第一导出部;以及将从第二流路流出的第二气流引导至填料模块宽度方向另一侧或者一侧排出的第二导出部。本发明的冷却塔能够起到节水消雾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冷却塔中,在冷却塔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空气混合部、收水捕雾部、喷淋部、热交换部、空气导入部和水收集部。在本体1010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部,排气部包括风筒和设在风筒中的引风机。从喷淋部向热交换部喷淋水,热交换部中设置有多组由多片填料片层叠形成层叠流路的填料模块,喷淋的水从上至下流过填料模块的各个流路。另一方面空气从冷却塔下部的空气导入部被吸入冷却塔,并从下至上经过填料模块的各流路,与喷淋的热水进行传热传质,从而对热水进行冷却。
经过填料模块后的空气从冷却塔风筒排出。该排出的空气为饱和湿空气,在排放到环境空气中后,与冷空气混合,温度降低,饱和含湿量下降,则风筒出口的饱和湿空气就过饱和了,那么过饱和的水蒸汽会凝析成雾。尤其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冷却塔排气会形成浓雾,进而生成雨雪下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在设备和地面上结冰,形成冻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提供一种包含特殊结构填料模块的冷却塔,并介由此填料模块,即使对已建成的冷却塔结构进行简单改造,就可以大大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形成于其下部并使外部空气流入的进气口,以及形成于其上部并排出气流的排气部;热交换部,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部之间;喷淋部,位于所述热交换部的上侧,用于向所述热交换部喷洒介质;冷凝部,位于所述喷淋部上侧;所述冷凝部包括填料模块;所述填料模块包括:对从下方向上流动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热量交换,层叠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将从所述填料模块宽度方向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一流路的第一导入部;将所述填料模块宽度方向另一侧流入的第二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二导入部;将从所述第一流路流出的第一气流引导至所述填料模块宽度方向一侧或者另一侧排出的第一导出部;以及将从所述第二流路流出的第二气流引导至所述填料模块宽度方向另一侧或者一侧排出的第二导出部;其中,在所述冷凝部的下侧,且在所述填料模块第一导入部和第二导入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热交换部,多个隔板分隔形成多个喷淋空间;所述喷淋部包括在各所述喷淋空间内分别设置的喷头,各填料模块的第一、第二导入部所对应的喷头的开闭状态能够被设置为不同。
由此,在喷淋空间中,由空气导入部流入的干冷空气流经未喷淋热水的热交换部并向上流动至冷凝部,流经冷凝部中填料模块的第一流路至空气混合部;而在喷淋空间中,由空气导入部流入的干冷空气则流经喷淋热水的热交换部与热水接触并交换热量形成湿热空气,湿热空气也向上流动经冷凝部中填料模块的第二流路至空气混合部与干冷空气混合,混合后,湿热空气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起到了消雾的作用。在冷凝部的填料模块中,第二流路中的湿热空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时,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这些水滴是湿热空气被冷却的结果并导致湿热空气中的含水率减少。冷凝水滴回落至水收集部,起到节水消雾的作用。
优选本发明的节水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流路层叠设置,分别占据所述填料模块宽度方向的大致全宽度。通过使第一、第二流路占据填料模块宽度方向大致全宽度,可以不必对流路部分做特别的设计,使用现有填料片的形式即可。从而大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并且,占部分宽度的导入部引导的第一气流,到全宽度的流路中可充分地与第二气流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贝诺风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州贝诺风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曝光机高精度对位方法
- 下一篇:填料模块及其安装结构和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