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7664.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仁;廖晖;李谈;张庆闯;喻忠;吕海军;赵亚军;段剑锋;许红春;刘彤;张毓斌;查家宏;王维;马琳琳;王文彬;王耀辉;陈新平;孟宪全;黄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022;E04F11/025;E04F11/09;E04F11/18;E21F11/00;E01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道床 转角 疏散 楼梯 结构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疏散平台(2)位于道床结构(18)侧上方沿隧道侧壁纵向布置,与列车开门处顺接,底部由弧形支墩支撑;
纵向踏步(9)最高阶与疏散平台(2)顺接,横向踏步(10)最低阶与道床结构(18)顺接,形成列车、疏散平台(2)、纵向踏步(9)、横向踏步(10)、道床结构(18),最后到隧道洞口或横通道的安全疏散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道床结构(18)下方为道床垫层(20),道床垫层(20)横向两侧预留有排水沟(19),排水沟(19)上方设置有水沟盖板(11),水沟盖板(11)作为横向踏步(10)最低阶与道床结构(18)之间的衔接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水沟盖板(11)与隧道衬砌(1)之间设置有固定水沟盖板用弧形角钢支座(12),水沟盖板(11)另一端搭放在道床垫层(20)表面预埋的背靠背角钢(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纵向踏步(9)和横向踏步(10)包括两侧的花纹钢板(8)和花纹钢板(8)之间的踏板,踏板为槽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纵向踏步(9)和横向踏步(10)外侧的花纹钢板(8)上方设置有竖向的立柱(3),立柱(3)顶部设置有扶手(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疏散平台(2)顶面设置有疏散平台顶部预埋钢板(5),与立柱(3)底端焊接固定;
疏散平台(2)侧面设置有疏散平台侧面预埋钢板(6),疏散平台侧面预埋钢板(6)通过埋入疏散平台(2)的U型钢筋焊接固定;
纵向踏步(9)所用槽钢与疏散平台(2)支墩顶部、侧面预埋钢板之间通过角钢(7)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横向踏步(10)顶端设置有带孔锚板(15),通过锚栓将横向踏步(10)固定到隧道衬砌(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横向踏步(10)底端设置有固定锚板(16),通过固定锚板(16)将横向踏步(10)与水沟盖板(11)之间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横向踏步(10)踏板外端底面设置有踏步固定用三角钢(14);
横向踏步(10)下部空间作为各类管线的敷设通道。
10.基于与道床顺接的转角型疏散楼梯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隧道土方开挖,隧道衬砌(1)拼装或浇筑施工,完成隧道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步骤二:在隧道衬砌(1)底部浇筑道床垫层(20),道床垫层(20)两侧或中间预留排水沟(19);
步骤三:在道床垫层(20)上方浇筑道床结构(18),并在道床结构(18)上方敷设钢轨(17);
步骤四:在隧道侧壁上内沿纵向架设疏散平台(2),疏散平台(2)与钢轨(17)顶面距离850-900mm,疏散平台(2)上部设置立柱(3)与扶手(4),立柱(3)通过预埋钢板与疏散平台(2)连接,扶手(4)通过后置锚栓与隧道衬砌(1)连接;
步骤五:在隧道洞口或横通道处疏散平台(2)断开处理,在疏散平台(2)支墩处进行顶部预埋钢板与侧面预埋钢板施工,侧面预埋钢板通过U型预埋钢筋与疏散平台支墩连接;
步骤六:在道床垫层(20)上埋设背靠背角钢(13),在排水沟(19)与隧道衬砌(1)相交处埋置弧形角钢支座(12),在排水沟(19)上架设水沟盖板(11);
步骤七:按规定阶数、踏步高度与宽度,将槽钢焊接成纵向踏步(9)与横向踏步(10);
步骤八:在水沟盖板(11)与隧道衬砌(1)之间按要求架设横向踏步(10),横向踏步(10)顶部通过带孔锚板与隧道衬砌(1)之间采用化学锚栓固定,横向踏步(10)底部通过锚板与水沟盖板(11)之间焊接固定;
步骤九:在横向踏步(10)与疏散平台(2)之间按要求架设纵向踏步(9),纵向踏步(9)顶部通过角钢(7)与平台支墩顶部预埋钢板及侧面预埋钢板焊接;
步骤十:对于横向踏步(10)下面预留空间区域,将原来沿疏散平台(2)下方敷设的各类管线,改从横向踏步(10)下方穿过;
步骤十一:在横纵向踏步两侧焊接立柱(3),立柱(3)顶部用扶手(4)串连,在横向踏步(10)外侧底部采用三角钢焊接加固,转角楼梯范围扶手(4)斜率与转角楼梯走向一致,形成通过横纵向踏步与疏散平台(2)、道床结构(18)平顺连接的安全疏散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6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