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7732.7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祥;汪玉成;杨阳;马平;董亚文;杜广东;稂龙亚;斯庭勇;吴昊;张孜豪;王红全;王文清;徐逸;李壮;严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刘兵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障 nb iot 可靠性 esim 网络 配置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用户端的可靠性要求;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根据所述可靠性要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配置每个所述用户端的网络链路。本发明提供的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根据每个用户端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分类,再针对分类的结果配置每个用户端的网络链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随着接入的客户端数量的增加,eSIM卡网络由于网络链路配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网络拥堵的技术问题,提高了eSIM卡网络的配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窄带物联网和嵌入式SIM卡(eSIM)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蜂窝网络中,物联网终端一般都使用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特别是窄带物联网环境更依赖与广覆盖和可靠性。在国内来说,传统的SIM卡受制于几家运营商,用户每张卡只能锁定一家运营商的服务网络,这并不满足窄带物联网对SIM卡的需求,从而使用eSIM卡来进行业务切换变更。然而包装形式是eSIM卡和普通SIM卡之间最显着的区别。普通的SIM卡主要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设备,以支持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使用环境对SIM卡的封装技术,硬件和软件没有特殊要求。普通SIM卡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许多NB-IoT应用的环境特性。NB-IoT终端的工作环境比传统的移动终端更复杂。由于终端数量很大,并且有些终端部署在偏远地区,为了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设备本身的物理安全性,NB-IoT终端通常使用eSIM卡来取代传统的插入式SIM卡,是把eUICC芯片直接焊接到终端(SMD模式)或直接焊接到通信模块(SIP模式)。
一些eSIM卡制造商开发了远程码号管理系统,在全球运营商之间创建更兼容的远程码号系统。目前国际标准也正在制定中,主要标准包括:M2M智能卡(物理和逻辑功能);eUICC的场景和要求;嵌入式UICC远程配置技术规范;SIM卡远程配置技术规范等。为了适应NB-IoT(窄带互联网)环境,eSIM满足以下特点:首先,eSIM很方便:eSIM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卡槽,这样可以减少设备空间。其次是低成本:eSIM技术节省了卡槽和SIM卡等设备部件的成本,与传统的插卡和补丁卡相比,成本降低了约50%-90%。它节省了大量NB-IoT终端的开销。第三是灵活配置:由于eSIM可编程功能,eSIM芯片中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是可重写的。此外,OTA可以远程进行密钥交换,这消除了MNO网络的传输条件的依赖性。最后,eSIM具有高可靠性:eSIM具有与终端设备相同的环境适应性。它可以在高温,高湿度和强烈振动等不利条件下保持高可靠性。因此,它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和卡损坏导致的通信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eSIM卡网络的配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障NB-IoT可靠性的eSIM卡网络的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用户端的可靠性要求;
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根据所述可靠性要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的结果配置每个所述用户端的网络链路。
可选地,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根据所述可靠性要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分类包括:
根据所述可靠性要求获取每个所述用户端的属性向量,其中,所述属性向量包括多个属性值,所述属性值满足高斯分布;
设置所述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类别;
根据公式(1)确定每个所述用户端对每个所述类别的后验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