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控温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8637.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波;路华;李鹏;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4;H01M10/659;H01M4/133;H01M4/136;H01M4/58;H01M4/587;H01M10/0525;H01M4/1393;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王永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控温式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包覆在所述集流体上的相变微胶囊层;
所述相变微胶囊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包括:相变微胶囊50~300份、电极活性材料800~1000份、导电材料20~100份、粘合剂20~50份、溶剂1500~2500份;所述相变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覆在所述囊芯上的壁材;
所述囊芯为石蜡、聚乙二醇、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壁材为密胺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脲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硅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层的厚度为50~1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25~100℃;
所述相变微胶囊的相变焓值为100~200J/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的粒径为0.1~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正极活性材料或负极活性材料;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LiCoO2、镍钴锰材料、镍钴铝材料、LiMn2O4、Li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化碳、非石墨化碳、钛酸锂、Sn合金、Si合金、硅锡负极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石墨、导电炭黑、导电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再生纤维素、丁苯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控温式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粘合剂与溶剂混合,以300~800rpm的转速搅拌1~24h,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电极活性材料分3~5次加入到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其中每次加所述电极极活性材料后以1000~2000rpm的转速搅拌0.5~1.5h;
将导电材料一次加入到所述第二混合液中,然后以1000~2000rpm的转速搅拌0.5~1.5h,得到第三混合液;
将相变微胶囊分3~5次加入到所述第三混合液中,得到电极浆料,其中每次加所述相变微胶囊后以300~1000rpm的转速搅拌20~60min;
将所述电极浆料涂布在电极集流体上,干燥后得到相变控温式电极。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相变控温式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6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侧识别装置
- 下一篇:测量辅助平台以及透过率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