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助老蹲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9058.6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阳;吴小平;陈靖雨;索国鑫;熊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17/02 | 分类号: | A47K17/02;G08B21/04;G08B25/01;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03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助老蹲 便装 | ||
本发明属于生活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老蹲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老人如厕后站起费力,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转动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杆,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一端和承载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杆的中部和底座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和承载杆铰接连接。本发明在老人如厕时提供支撑力,比自然如厕更加省力,不会造成腿麻等情况,在如厕完毕之后帮助老人起身,减小了安全隐患,适用于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老蹲便装置。
背景技术
老年人多习惯蹲便,但由于腿脚不灵活,因此在使用蹲便方式进行如厕时,脚腿会酸麻,如厕完后站起费力,安全隐患大。因此,一般腿脚或关节有问题的老人都需要在医护人员或者家人陪同下如厕,但是对于独居老人来说,这个方法并不适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辅助老人如厕的装置,例如安全扶手,但是安全扶手依然是依靠老人自身的力量站起,没有真正起到助力作用,且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老人如厕后站起费力,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老蹲便装置,其目的在于:帮助老人在如厕过程中轻松实现蹲下和站立的过程,减小安全隐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助老蹲便装置,包括底座、转动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杆,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一端和承载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杆的中部和底座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和承载杆铰接连接。
将本装置对称安装在蹲便器的两侧,使用时老人的大腿背部贴于承载杆上,在如厕前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缩短,承载杆缓慢降低,在老人缓慢的向下蹲时为老人提供支撑,如厕时承载杆固定不动提供支撑力,比自然如厕更加省力,不会造成腿麻等情况,在如厕完毕之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即可使承载杆缓慢升起,帮助老人起身。老人如厕更加省力,消除了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扶手、扶手连杆和扶手滑槽,所述扶手连杆的中部与承载杆铰接连接,扶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扶手和扶手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扶手滑槽与第二支撑杆铰接连接。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设置扶手能够帮助老人更好的稳定身体,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老人意外摔倒,进一步减小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与第一电动推杆电路连接。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老人可以通过设置在扶手上的开关控制承载杆的升降,使承载杆能够更加方便的调节到最佳位置,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扶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扶手滑槽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配合,在使用状态下扶手能够为老人提供支撑,在不使用时,扶手能够折叠起来,减小占用空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墙面铰接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与底座铰接连接,所述底座与地面铰接连接。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当蹲便装置使用完毕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缩短,使蹲便装置向墙边折叠起来,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当需要使用蹲便装置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长,蹲便装置由折叠状态旋转到工作状态,供老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