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银釉料和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及彼此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9087.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邹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四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8 | 分类号: | C04B41/88;C23D5/02;C22C5/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翁子毅;黄家权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釉料 高温 陶瓷 银器 彼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银釉料和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及彼此的制备方法,纯银釉料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银粉70‑90份,粘结剂1‑3份,纯净水10‑25份,分散剂1‑5份,高温烧结粘结剂1‑3份。高温共烧陶瓷银器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坯体、及涂布于陶瓷坯体表面的银层;所述银层由上述纯银釉料制成。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抗菌消毒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食器具,具体是一种纯银釉料和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及彼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器(如:银壶、银碗、银盘、银筷、银杯等容器)是近来流行的饮食器具;据公布数据显示,银离子可以破坏原始细菌蛋白质,所以银离子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抗菌消毒场合;考古发现,人类以银器作为饮食器具等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银器更是身份的象征,一般只有皇室才能有条件使用,可见银器自古以来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金属银价钱比较昂贵,尽管是现代人也很少人会用到银器,导致银器难以普及,限制了银器造福社会。针对纯银银器成本高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镀银陶瓷银器,但这种镀银陶瓷银器电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纯银釉料和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及彼此的制备方法,本纯银釉料成本低,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具有成本低、抗菌消毒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纯银釉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银粉70-90份,粘结剂1-3份,纯净水10-25份,分散剂1-5份,高温烧结粘结剂1-3份。
所述银粉为粒径为2-52微米的一号银粉、粒径为0.5-2微米的二号银粉、粒径为0.1-0.8微米的三号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为羟丙基纤维素。
所述分散剂为大豆卵磷脂。
所述高温烧结粘结剂为硼硅玻璃粉。
上述纯银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将银粉、粘结剂、纯净水、分散剂和高温烧结粘结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用三辊研磨机研磨至细度为10微米以下的膏状浆料,以制得所述纯银釉料。
一种高温共烧陶瓷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坯体、及涂布于陶瓷坯体表面的银层;所述银层由上述纯银釉料制成。
所述银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
上述高温共烧陶瓷银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纯银釉料稀释成具有一定粘度的釉料溶液;
步骤b,将釉料溶液均匀涂布在陶瓷坯体上;
步骤c,用高温200℃烘干60min;
步骤d,步骤b和步骤c循环操作一次以上,直至银层厚度合适;
步骤e,用高温1200-1300℃烧制,保温12小时后取出得到所述高温共烧陶瓷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陶瓷坯体上涂布银层,以制成陶瓷银器,本陶瓷银器具备与纯银的银器一样的功效,即具有保健饮食作用,但纯银含量则可大大降低,纯银的耗用量节省达60-80%以上,银成本最起码可以降低60%以上,使更广大用户可消费得起健康又时尚的银器;此外,与传统的纯银银器比较,本陶瓷银器有更坚实的银厚度,更有质感,而且高温共烧形成的陶瓷银器可保障银不会被陶瓷腐蚀,只留在陶瓷坯体表面作为装饰层和功能层,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本陶瓷银器可用于煮水、制茶等,能有效发挥银离子杀菌、消毒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四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四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