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介入治疗综合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9120.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恬静;李丽;孟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90/60 | 分类号: | A61B90/6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介入 治疗 综合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心脏介入治疗综合辅助装置,主要涉及心脏介入治疗器械领域。包括能够升降的调节架,在调节架上可拆卸的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压迫机构,压迫机构的底面具有较低的平面压迫面,以及以此为低点向上延伸的倾斜的压迫面,压迫机构上还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压迫机构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获得反向分离的弹性力,且弹性力为可控触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辅助术中对医生手部的支撑,以及术后对穿刺部位的压迫,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脏介入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心脏介入治疗综合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脂质引起的血管壁增厚为特征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心绞痛和/或心肌梗塞(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它对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患者造成了主要的健康问题。
血管成形术是狭窄或阻塞的血管,特别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的变宽。现在通常通过将球囊导管展开到病变部位并在称为经皮介入(“PCI”)的最小侵入性过程中使球囊膨胀,同时患者保持清醒来执行该技术。球囊导管还可用于递送支架(带有或不带有药物释放涂层),以帮助维持血管的加宽管腔。心脏介入医师通过荧光透视以及在球囊导管上使用染料和/或不透射线的标记来可视化PCI过程。静脉内超声(IVUS)成像也可用于(或有时需要)某些有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此术,已经为大量患者延续了声明,并维护健康。
现在对血管的接入手术,一般采用上肢或大腿根部。其中桡动脉是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桡动脉搏动。由于此动脉位置浅表、相对固定、因此穿刺置管比较容易。桡动脉穿刺置管前需常规进行Allen试验,以了解桡动脉阻断后来自尺动脉掌浅弓的侧支分流是否足够。一般的操作采用以下的步骤:患者常采用仰卧位,上肢外展于托手架上,穿刺者位于穿刺侧将患者手腕置于卷起的布垫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力握拳。患者手臂平伸外展,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将小枕放置患者腕部,使腕关节抬高5~8cm,并且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
穿刺主要的手法包括直接穿刺法和穿透法,成功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在上肢的皮下形成与血管连通的通道,鞘管作为为后续导丝进入进行介入治疗的主要通道,治疗结束后,同样也需要撤出导丝,并取出鞘管,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基于上述操作过程,此术的操作核心位置在于腕部的穿刺部位,通过此位置进入及退出介入器械,并沿着血管到达靶位,由于鞘管较粗,且穿刺倾斜进针,故皮下穿刺创口较粗且较长,结合穿刺于动脉,对动脉上也造成较为难以闭合的创口。基于上述理由,对腕部穿刺部位及穿刺动脉的术中及术后处置,将是保证手术顺利,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心脏介入治疗综合辅助装置,它能够辅助术中对医生手部的支撑,以及术后对穿刺部位的压迫,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心脏介入治疗综合辅助装置,包括:
底部机构,包括用于垫在患者术肢的腕部下方的垫板,所述垫板的长度方向与上肢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近手端为前端,
调节架,为两个,所述调节架可升降的连接在垫体的左右两侧居中位置,顶端设置向内延伸的延伸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