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9592.7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77/00;C10N40/02;C10N40/04;C10N30/08;C10N30/06;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世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稠化型聚脲基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基础油80-90%,二异氰酸酯(MDI)2-5%,脂肪胺1-3%,脂环胺1-3%,抗磨添加剂0-2%,抗氧剂0.5%-3%,防锈剂0.2-1%,无机稠化剂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是润滑油,包括矿物基础油、酯类油、油溶性聚醚、水不溶性聚醚、合成烃烯基础油、聚α烯烃(PAO)、苯基硅油、乙基硅油、氨基硅油、含氢硅油、聚异丁烯、聚丁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胺、脂环胺混合并加入二异氰酸酯(MDI)进行反应制备成聚脲基润滑脂为双脲聚脲脂、四脲聚脲脂,所述脂环胺为环己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基润滑脂,优选制备成双脲聚脲润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胺包括并不限于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脂肪多胺等四大类,其中所述脂肪伯胺是十八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添加剂为含S、P、N化合物等极压抗磨添加剂,包括亚磷酸酯、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所述抗氧剂是酚类和胺类抗氧剂的一种或两类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添加剂为有机羧酸类防锈添加剂、十二烯基丁二酸或石油磺酸钡、有机胺类防锈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稠化剂是超细气相二氧化硅、亚微米氧化锌粉、亚微米级PTFE粉、亚微米级MCA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超细气相二氧化硅,所述的超细气相二氧化硅是表面积BET不小于225㎡/g的疏水型亚微米级气相二氧化硅。
9.一种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稠化型聚脲基润滑脂配比原料,其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70%的基础油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并将组方中全部的二异氰酸酯、脂肪胺、脂环胺按比例依次均匀混入,生产出#0或#1聚脲基润滑脂,同时在生产出的#0或#1聚脲基润滑脂中加入抗氧剂、抗磨剂、防锈剂的添加剂进行均匀搅拌,完成搅拌后出釜静置,放置待温度降至常温;
第二步,第一步骤生产出的聚脲基润滑脂放置温度降至常温后,将剩余的30%基础油加热至不高于80℃,把第一步生产的#0或#1聚脲基润滑脂加入容器内慢慢匀速搅拌,徐徐加入无机稠化剂;匀速搅拌直至成脂,出釜均质分散2遍,达到#2或#3的预期稠度,得到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500N基础油的20%在反应釜中加热,将二异氰酸酯全部加入;升温至80℃以上;
(2) 将十八胺、环己胺全部加入至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100℃;
(3)将余量的500N基础油全部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180℃;
(4)搅拌保温35分钟;
(5)断热继续搅拌,待反应物(半流体聚脲基润滑脂)降至80℃,加入抗氧剂二苯胺;
(6)出釜后静置,待温度降至常温;
(7)将降至常温后的半流体聚脲基润滑脂倒入调和釜内,低速搅拌;
(8)徐徐加入全部PTFE微粉和气相二氧化硅,持续搅拌直至均匀,形成#2润滑脂;
(9)出釜用三棍研磨分散研磨三遍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5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