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9977.3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健翔 |
主分类号: | F16N7/32 | 分类号: | F16N7/32;F16N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刹型 卡车 底部 活动 润滑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气囊,集气囊的表面与密封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腔,集气囊的材料包括橡胶,集气囊的表面粘接有挤压凸块,密封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延时开关,密封壳体的表面密封套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项导气阀,进气管的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涉及卡车领域。该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收集气刹系统排出的废气,利用废气对卡车活动件灵活的进行油雾润滑,整个装置的使用节能环保,效益明显,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卡车在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时候,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润滑工作,耗时耗力的问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CN201811262542.0的发明名称为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气刹型卡车为了刹车系统的平衡,在刹车的时候需要释放出气体,目前的气体大多是排空,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在汽车的底部会弥散进入各个活动件中,卡车的各个活动件除了一些气体管道,基本上都需要润滑,所以卡车需要经常保养,需要经常润滑,不仅在保养的时候,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也需要经常润滑,卡车活动件多,结构复杂,这不仅工作较为复杂,还需要耗费较大的保养费用,目前的卡车在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时候,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润滑工作,耗时耗力,所以需要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卡车在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时候,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润滑工作,耗时耗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刹型卡车用底部活动件润滑装置,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气囊,所述集气囊的表面与密封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集气囊的材料包括橡胶,所述集气囊的表面粘接有挤压凸块,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延时开关,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密封套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项导气阀,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远离密封壳体的一端与卡车气刹排气口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气管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的一端套接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集气囊的内部,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密封套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气管远离密封壳体的一端套接有喷油管,所述喷油管上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气管位于密封壳体内部的一端套接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远离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集气囊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输出端与延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入端通过转接器与卡车的发电机电连接,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气压平衡口,所述气压平衡口的内壁密封套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上安装有止逆阀,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焊接有小油箱,所述气压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小油箱的内部,所述小油箱的底部密封套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远离小油箱的一端与出油口的内壁密封套接,所述小油箱的容积与输油管的容积相同,所述空腔的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的差比小油箱的容积大一毫升,所述集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密封壳体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和集气囊的表面均呈椭圆形状,椭圆占用的高度较小,且方便集气囊的撑开。
优选的,所述延时开关位于挤压凸块的上方,所述挤压凸块在集气囊饱满的时候位于延时开关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气压平衡口位于密封壳体的底部,所述小油箱位于气压平衡口的正下方,所述气压管位于小油箱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健翔,未经褚健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