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0102.5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何超;陈皓;施长军;李骁龙;王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2/52 | 分类号: | F42B1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田亚琪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300 二次 起爆 型云爆 战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包括抛撒装置、燃料、壳体、起爆装置、分离装置和连接线缆;所述壳体为圆台形薄壁结构,抛撒装置与壳体同轴固定于壳体内腔,燃料装填在壳体内腔,分离装置为圆管结构,与壳体同轴固定于壳体后端盖外侧,起爆装置套接在分离装置的圆管内,在分离装置的作用下,起爆装置脱离圆管,连接线缆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后端盖,另一端固定在起爆装置上;本发明能够在300m/s的落速环境下,精准控制起爆装置的起爆位置,保证了起爆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爆战斗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
背景技术
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是一种高效面毁伤武器,其首先通过抛撒装置抛撒燃料,形成燃料空气炸药云团,再通过起爆装置引爆云团形成的冲击波毁伤目标。高落速条件下,由于云团形成需要一段时间(百毫秒量级),云雾的阻力系数大,很快悬停于空中,而起爆装置仍以惯性速度下落,导致云团形成前起爆装置已穿过云团,无法与云团耦合,因此,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往往仅应用于低落速武器平台。随着现代防空反导技术的发展,低落速武器平台的突防能力难以保证,需要发展一种可适应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以满足一些武器弹药的应用需求。
俄罗斯的云爆弹采用降落伞减速方式投放,起爆装置固定在降落伞上,仅适用于约30m/s的低落速环境,无法适应高落速的武器平台。
美国在云爆弹技术方面,为解决高落速问题,采用火药沿落速反方向抛射云雾起爆装置,抵消牵连速度,以达到云雾和引爆装置的耦合,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虽能适用于高落速,但对于抛射精度要求极高,使得云雾起爆可靠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能够在300m/s落速环境下,精准控制起爆装置的起爆位置,保证了起爆可靠性。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300m/s落速的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包括抛撒装置、燃料、壳体、起爆装置、分离装置和连接线缆;
所述壳体为圆台形薄壁结构,抛撒装置与壳体同轴固定于壳体内腔,燃料装填在壳体内腔,分离装置为圆管结构,与壳体同轴固定于壳体后端盖外侧,起爆装置套接在分离装置的圆管内,在分离装置的作用下,起爆装置脱离圆管,连接线缆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后端盖,另一端固定在起爆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抛撒装置内设置有抛撒引信。
进一步地,所述起爆装置内设置有起爆引信。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发射筒和发射装药;发射筒为有底圆管结构,发射装药固定在发射筒底部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直径为a,后端直径为1.2a~2a,长度为2a~5a,抛撒装置直径为0.15a~0.25a,抛撒装置长度为壳体长度的3/4~7/8。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直径为a,后端直径为1.7a,长度为4a,抛撒装置直径为0.2a,抛撒装置长度为壳体长度的4/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燃料抛撒前通过分离装置将起爆装置从后方抛出,拉开起爆装置与战斗部间的距离,为300m/s落速下起爆装置与云团空间上的耦合创造了条件。
2、本发明通过连接线缆可精准控制起爆装置与战斗部间的距离,可保证云团形成时刻起爆装置刚好运动到有利起爆的位置,大幅提高了起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抛撒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分离装置的示意图;(a)为半剖图,(b)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