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0510.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马涛;王彦武;田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A01B79/0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面切沟 绿化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包括设置在坡道上的变坡,变坡内开设有集水区,集水区由低到高的坡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排拦沙灌木,集水区的土体内插入有由连接固定绳缠绕连接的呈多边形排布的旱柳木桩,旱柳木桩的中央设置有埋入土体内的营养棒,营养棒由表面开设有出肥孔的外壳和填有生态基质肥的内腔构成。本发明施工方便,单元布局合理,在具备优良的绿化防冲能力的同时,具有生态环保的坡面和切沟生态环境恢复功能,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并持久发挥效益,并且利于高含沙水源地区水源含沙量高这一问题的减弱,适用于变坡、切沟和沟道内水土流失的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沟道侵蚀下切发育剧烈,坡面和沟道的切沟侵蚀下切,不仅对边坡和沟道的不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使得坡面和沟道内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高含沙水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泥沙含量增大。坡面切沟治理是沟道治理和沟床固定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坡面切沟治理减小坡面切沟产汇流,制止了沟底下切,稳定侵蚀基点,进而大大减轻沟道冲刷和沟岸崩塌。
拦沙坝、淤地坝和谷坊是沟道治理的主要措施,拦沙坝和淤地坝多建在主沟或较大的支沟内,不适用于坡面切沟的治理。谷坊一般布置在小支沟,可应用于坡面切沟防冲治理,但是,浆砌石谷坊投资大,施工时排水孔道布设极为不便;干砌石谷坊两侧沟岸淘刷严重,顶部容易破坏,虽投资较小但不便于管理;土谷坊抗冲蚀能力差,在大暴雨条件下容易发生破坏。
生物谷坊集工程和植物于一体,具有投资少、防护效果好、生态效益明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沟道水土流失的治理,然而,生物谷坊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生物谷坊布局及在沟道横向栽植生物栅栏的密度不宜控制,栽植过稀,起不到减流降速的作用,栽植过密,阻率过大,易被冲毁;二是生物栅栏横向布置,相互间的连接通过生物枝条交错覆盖固定,水流对谷坊上下游都会造成土壤冲刷,并且以坝后冲刷为主,其冲刷程度和强度都很大,致使谷坊因根基失稳而倒塌冲毁,安全性不高,单一布设时保存率低,需要顶底相照连续布设,总的工程量较大;三是生物谷坊仅适宜具有一定降雨和土壤水肥条件的沟道治理,对于降雨量较少,土壤肥力不足的切沟,布设的生物措施不宜成活,达不到预期目的;四是生物谷坊布设要考虑沟道集流特点,从沟头到沟尾,节节布设,适宜于支沟的沟道防护,对于坡面切沟的治理和沟头防护不具有优势。因此,对坡面切沟的治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施工方便,单元布局合理,在具备优良的绿化防冲能力的同时,具有生态环保的坡面和切沟生态环境恢复功能,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并持久发挥效益,并且利于高含沙水源地区水源含沙量高这一问题的减弱,适用于变坡、切沟和沟道内水土流失的治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面切沟绿化防冲系统,包括设置在坡道上的变坡,所述变坡内开设有集水区,所述集水区由低到高的坡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排拦沙灌木,所述集水区的土体内插入有由连接固定绳缠绕连接的呈多边形排布的旱柳木桩,所述集水区位于旱柳木桩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埋入土体内的营养棒,所述营养棒由表面开设有出肥孔的外壳和填有生态基质肥的内腔构成;所述旱柳木桩为可成活的活柳木。
优选地,所述集水区的形状为盆形;所述营养棒位于所述集水区的最深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营养棒的顶端设置有把手,底部为锥形;所述营养棒的外壳为可降解材料。
优选地,所述变坡坡度相对于原坡面降低0°~5°。
优选地,所述旱柳木桩为直径4cm~8cm、树龄为3年~5年的底端削尖的柱状结构活柳木桩,所述旱柳木桩插入土体内30cm~50cm,所述旱柳木桩土体外100cm~1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未经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零部件生产的冷却定型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科病床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