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及其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0975.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国;刘奕哲;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奕哲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C08L77/06;C08L51/06;C08K13/04;C08K7/06;C08K7/14;C08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1665 | 代理人: | 高晓丽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 复合材料 制成 电梯 缓冲 装置 及其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包括油缸和柱塞;所述油缸内同轴地固定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顶端设置有锥台;所述柱塞的底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中心设置有通孔,供所述控制杆通过;所述控制杆的上端插入所述活塞中心的通孔,所述柱塞沿所述控制杆在所述油缸内上下移动;所述柱塞外套设有弹性件;所述柱塞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固定有螺塞,所述螺塞内固定有销钉。其中至少一个构件由非金属复合材料注塑而成。大大减轻设备重量,方便安装运输,有效降低运输费用,简化制造工艺,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制品,由如前所述的非金属复合材料注塑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设备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各种标准(电梯条例),确保电梯乘客的安全。当前电梯领域所采用的液压缓冲器设备主要由碳钢油缸、碳钢柱塞、端盖等金属部件经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并拼装而成。这样制成的电梯缓冲设备,材料重量大,在使用环境下易被腐蚀生锈,搬运安装的复杂及运输,成本高;消耗大量钢材,而且金属表面处理要求高,带来的环境污染大不利于节能环保;加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环节多,能源消耗大;材料及工艺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大大减轻设备重量,方便安装运输,有效降低运输费用,简化制造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又由于非金属材料不需要复杂的表面处理工艺,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避免了钢铁材料在潮湿环境下易被腐蚀的困扰。在造型方面免去了对金属型材的过度依赖,外形灵活度大幅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包括油缸和柱塞。所述油缸内同轴地固定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顶端设置有锥台。
所述柱塞的底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中心设置有通孔,供所述控制杆通过。
所述控制杆的上端插入所述活塞中心的通孔,所述柱塞沿所述控制杆在所述油缸内上下移动。
所述柱塞外套设有弹性件。
所述柱塞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固定有螺塞,所述螺塞内固定有销钉。
所述油缸、控制杆、柱塞、活塞、弹性件、螺塞、销钉中至少一个结构件由非金属复合材料注塑而成。
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件:聚酰胺30%-94%,碳纤维5%-50%,玻璃纤维0-50%,增韧剂0-16%。
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包含的所有组分的重量总计为100%。
所述聚酰胺的含量为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总重量的30%-85%或35%-70%。
所述碳纤维的含量为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总重量的5%-35%。
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100μm-5cm。
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0.2cm-5cm。
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总重量的10%-40%。
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总重量的20%-40%或25%-35%。
所述增韧剂的含量为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总重量的5-13%。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制品,结构轻便,方便运输,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制品由如前所述的非金属复合材料注塑而成。
本发明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缓冲装置及其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奕哲,未经刘奕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