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结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1404.4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升;牛文铁;刘宏达;郭永豪;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结构 质量 分配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机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串联机构对象,顺着串联机构的串联链方向,以连接运动副为关节点,保留各结构件,并且确定各结构件的质量;步骤二、计算串联接结构中每两个相邻结构件的质量比;步骤三、计算整机总质量比,定义串联机构中所有相邻结构件的质量比之和。采用本方法实现了整机质量分配合理性评价,快速、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机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结构件质量比的串联结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高档数控机床、机械手等串联结构而言,质量分配对其动态特性有着重要作用,动态特性又与其运动精度有着重要关联,传统中关于该类结构的评价过程,没有直接针对质量分配的有效评价方法,通常借助商用有限元软件或者复杂的动力学模型,仿真或计算得到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进而对其进行评价。
当前,在高档数控机床及串联机械手初始设计阶段,没有有效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而是要在质量、结构参数、材料类型等设计完成后,基于各种手段对其整机性能进行评价,进而评价系统结构质量分配的合理性,难度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可以实现高档数控机床、机械手等串联机构质量分配的串联结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串联机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串联机构对象,顺着串联机构的串联链方向,以连接运动副为关节点,保留各结构件,并且确定各结构件的质量;
步骤二、计算串联接结构中每两个相邻结构件的质量比,定义相邻结构件质量比为:
rj=mi/mi+1
式中,mi和mi+1为顺着串联链方向相邻的两个结构件的质量;
步骤三、计算整机总质量比,定义串联机构中所有相邻结构件的质量比之和为: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结构件质量比实现整机质量分配合理性评价,快速、高效;
2)基于该方法的评价指标,可以准确的根据实际结构得到结构件的质量,不必简化模型,准确性更高、更接近真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串联结构质量分配评价流程图;
图2为实施实例采用是三自由度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串联机构质量分配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串联机构对象,顺着串联机构的串联链方向,以连接运动副为关节点,保留各结构件,忽略各连接件,并且确定各结构件的质量;
步骤二、计算串联接结构中每两个相邻结构件的质量比。定义相邻结构件质量比为:
rj=mi/mi+1 (1)
式中,mi和mi+1为顺着串联链方向相邻的两个结构件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