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1418.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咏梅;刘昭洋;周海成;董树强;李茜茜;康静;王进春;刘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翠芬 |
主分类号: | C08G65/331 | 分类号: | C08G65/331;C04B24/3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14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粘型 混凝土 保坍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是以端羧基聚氧乙烯甲基醚、小分子醇为酯化原料,以催化剂、温度、反应时间为反应条件进行酯化反应制备而成。各组分的质量之比为:端羧基聚氧乙烯甲基醚∶小分子醇∶催化剂=(80~120)∶(4~12)∶(1~4);所述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制备方法:在反应瓶中加入端羧基聚氧乙烯甲基醚,升温,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小分子醇及催化剂,搅拌回流下反应,减压蒸馏除去剩余小分子醇,结束后加水稀释至40%固体含量,得到的产物是红棕色液体,即为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本发明的保坍剂能降低混凝土的粘度,不会导致保坍剂的大量加入而增加混凝土的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保坍剂,具体是一种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属于一种具有降粘性能的混凝土保坍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混凝土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砂石材料日益匮乏,尤其天然河沙供应严重不足,机制砂的应用成大势所趋。由于机制砂开采复杂多变,机制砂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方面高粉含量、高泥含量机制砂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机制砂生产厂家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对砂进行粉、泥的沉降处理,导致砂中存在大量的聚丙烯酰胺高分子聚合物。两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混凝土本身粘度大幅提高,C30粘度甚至达到正常C50的粘度。同时高粉含量、高泥含量、大量聚丙烯酰胺对减水剂分子具有很高的吸收消耗作用,为了满足混凝土长时间的施工要求,外加剂中必须复配大量的保坍剂。然而,传统保坍剂的加入,由于其传统的梳型结构导致初始游离分子的缠绕,本身就会导致混凝土粘度有所提高。因此,高粉含量、高泥含量、大量聚丙烯酰胺砂的使用,必须高的保坍剂的用量来满足损失要求,对于混凝土粘度来说而已高保坍剂的加入无疑是雪上加霜。
发明人检索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CN108102040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保坍剂包括以下组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乙酸乙烯酯、过硫酸铵、巯基丙酸、丙烯酸羟乙酯、对苯二酚、对甲苯磺酸、辛烷、乙醇。掺混凝土保坍剂的水泥浆能够提高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使水泥浆流动损失小,且掺混凝土保坍剂的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最大且坍落度损失很小,保坍效果好,对混凝土扩展度保持方面性能优良,且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没有影响,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CN104761690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保坍剂的制备工艺,这种混凝土保坍剂的制备工艺:在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端羟基聚氧乙烯基醚,加热融化后,加入催化剂、马来酸酐,进行无溶剂酯化反应,获得的酯化大单体与小单体进行引发共聚反应,共聚物经中和、调节浓度后,即获得保坍剂,所述小单体为苯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烯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点:一是在保坍剂合成技术上,将多种主导官能团接枝共聚,以优化其保坍功能,提高其与可溶性硫酸盐的相容性。二是采用分子设计理念,使空间位阻与静电作用共存,缓凝与徐放并重。三是本发明保坍剂与缩聚型减水剂复合使用,具有叠加效应。四是技术路线采取两步法合成工艺。CN103804611A公开了一种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丙烯酸与端羟基聚氧乙烯基醚反应,制得含有双键和聚氧乙烯醚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再以丙烯酸、丙烯酸磺酸钠、丙烯酸聚氧乙烯酯大分子单体为共聚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得到一种主链上含有羧基、磺酸基,侧链为聚氧乙烯基醚的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
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混凝土保坍剂能降低混凝土的粘度、不会导致保坍剂的大量加入而增加混凝土的粘度,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该保坍剂能降低混凝土的粘度,不会导致保坍剂的大量加入而增加混凝土的粘度。
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所述的降粘型混凝土保坍剂的制备方法(即降低混凝土粘度的保坍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翠芬,未经刘翠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机起落架轮毂用高强2014铝合金铸锭成分精控方法
- 下一篇:熔盐超声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