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2010.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猛;陈光;王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田恩涛;柯宏达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预制件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叠合墙预制件包括墙体、洞口和飘窗板。墙体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之间形成空腔。洞口开设在墙体上并在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在洞口的周边分别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飘窗板设置在洞口处;飘窗板内设有窗板围合件,窗板围合件部分埋设在飘窗板内,部分伸出飘窗板,以将飘窗板与墙体连接。本公开能实现构件飘窗洞口现场浇筑免模板,且窗框可在工厂预安装,与飘窗板间严格密封,提升建筑品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装配结构体系大多以实心预制结构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例如采用现场钢筋连接导致的质量管控困难;装配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的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等。叠合墙预制件也可以称为叠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与相同尺寸的实心墙相比,叠合墙的自重更轻。由此也可以在工地用较低承载力的起重机安装半成品。此外,叠合墙预制件可兼做施工时用的模板,取代传统现浇墙体两侧的模板支护。因此,叠合墙预制件被广泛应用。
但是,现阶段的叠合墙预制件仍采用现场支设模板对空腔侧壁进行封堵,之后浇筑空腔内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其中,对于空腔侧壁的封堵是指对空腔侧壁的周边开口在墙体厚度方向所在平面的封堵。无论采用传统的竹木模板还是定型铝模板,现场均需要大量的支拆模板工作量。而且当叠合墙需设置飘窗时,鉴于叠合墙平模台生产的方式,现阶段仍没有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一般采用上飘窗板、下飘窗板与侧板分别预制后再进行安装的方式,此种方法构件之间的拼缝多,易漏水。如采用现浇飘窗板,则现场工作量增加,与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人工需求的要求不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包括:
墙体,包括由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现场浇筑混凝土;
洞口,开设在所述墙体上并在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在所述洞口的周边分别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以及
飘窗板,设置在所述洞口处;所述飘窗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连接形成整体;其中,所述飘窗板内设有窗板围合件,所述窗板围合件部分埋设在所述飘窗板内,部分伸出所述飘窗板,以将所述飘窗板与所述墙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之间还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飘窗板与所述空腔之间,用于阻止浇筑所述飘窗板的混凝土进入所述空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断面与所述第二断面平齐,且在所述洞口的周边所述连接组件伸出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所在的平面;
所述连接组件伸出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所在平面的部分埋入到所述飘窗板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断面与所述第二断面平齐,且在所述洞口的周边所述连接组件不伸出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所在的平面;
所述飘窗板设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的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飘窗板内,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飘窗板将所述飘窗板与所述墙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断面伸出的长度高出于所述第一断面伸出的长度;且在所述第二断面处所述连接组件不伸出所述第二断面所在的平面;在所述第一断面处所述连接组件伸出所述第一断面所在的平面;
所述连接组件伸出所述第一断面所在平面的部分埋入到所述飘窗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