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船锚抛丸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229.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乔阳;王守仁;郭培全;杨学锋;张辉;王相宇;段德荣;陈洪堂;张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7/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周春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船 抛丸 机械 | ||
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方便对轮船锚的抛丸处理。它包括: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壁设有位于回收面下端与连接管之间的侧孔。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轮船锚的高效抛丸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
背景技术
轮船锚用于对停靠的轮船进行固定,轮船锚长时间潜在水中,容易生锈。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轮船锚进行抛丸处理,以进行除锈。抛丸一般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以避免弹丸的溅射。因此急需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对轮船锚进行抛丸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方便对轮船锚的抛丸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它包括:
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
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壁设有位于回收面下端与连接管之间的侧孔。
进一步地,发射舱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台形,在发射舱的顶部设有第一端盖。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固定在旋转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托板底部固定连接的齿圈,在托板下方设有与发射舱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提升单元包括设置在发生舱轴线上且与发射舱底部固定连接的提升筒、转动安装在提升筒内的转轴、固定在转轴外壁的螺旋叶片、固定在发射舱底部且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提升电机。
进一步地,在提升筒下部的侧壁设有入口,在提升筒上部的侧壁设有出口,弹丸经入口进入提升筒,经出口移出提升筒后落在托板上。
进一步地,抛丸舱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在抛丸舱的侧壁设有凹槽,发射舱置于凹槽内一部分,发射舱通过第一通孔与抛丸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的顶部设有第二端盖。
进一步地,在抛丸舱内转动安装有主轴,主轴的上端与转盘固定连接,在抛丸舱的底部设有步进电机,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在主轴的下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在托板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挡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轮船锚抛丸机械,通过旋转运动带动弹丸的高速旋转,旋转的弹丸发出发射舱后进入抛丸舱内,对轮船锚起到抛光的作用。执行抛光后的弹丸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滚落至发射舱内,并在提升单元的作用下再次转移至托板上,进而在托板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后发射出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发射舱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圆形出风口总成
- 下一篇:热陶瓷生产用预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