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模块建筑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556.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张亮;何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松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296;E04C2/34;E04B1/94;E04B1/90;E04B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建筑 模块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模块建筑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由一侧至另一侧依次包括水泥砂浆面层、粘结加强层、第一保温层、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第二保温层、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设有若干加强筋,第一保温层通过加强筋与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与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通过至少四个轻钢连接件连接,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的一边至少设置一个轻钢连接件,轻钢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侧板的一边与底板连接,一个侧板与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另一个侧板与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两个轻钢连接件设置为能够通过底板进行配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及临时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模块建筑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临时建筑是指单位和个人因生产、生活需要临时建造使用,结构简易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拆除的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模块化房屋已经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所谓模块化房屋就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实现工厂制造,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可简约、可复古,可居住、可娱乐、可用于远海岛屿临时建筑、山顶临时建筑、灾后重建居住区、临江临河检查站建筑、和一些不适合进行传统建筑建设的区域,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新材料越来越受重视,国家也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技术则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新材料也可以制作成墙板应用在建筑搭设,目前的新材料制作的墙板在防水、防火、耐候性方面已经达到建筑要求。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临时建筑存在防水和防火性能性差、强度较低、隔音效果差、组装劳动强度大、后期拆卸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模块建筑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防水性方面差、防火的性能不好、强度不够高、隔音效果差、后期拆卸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一种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由一侧至另一侧依次包括水泥砂浆面层、粘结加强层、第一保温层、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第二保温层、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
所述粘结加强层用于粘结水泥砂浆面层及第一保温层;
所述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设有若干加强筋,第一保温层通过加强筋与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
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与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通过至少四个轻钢连接件连接,复合材料建筑墙模块的一边至少设置一个轻钢连接件,所述轻钢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和一个底板,所述侧板的一边与底板连接,一个侧板与第一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另一个侧板与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连接,两个轻钢连接件设置为能够通过底板进行配合连接。
本发明通过两层保温层、两层玻纤增强复合板材的间隔设计,通过轻钢连接件使两层玻纤增强复合板材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加建筑墙模块的强度,同时,两层玻纤增强复合板材分隔两层保温层增加了声音传播介质的变化次数,进一步增加了隔音效果。另外,第二玻纤增强复合板材能够作为贴饰面板,能够避免二次装修。
本发明保温层分为两部分,外墙装饰层镶嵌在保温层上,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墙体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主墙体,同时对外层装饰层也有保护作用。外墙装饰层如遇损坏和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因为有保温层有效隔离不会对主墙体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松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松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