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铰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646.5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鲍敏;李乾坤;田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D7/081;E05D5/02;E05F5/08;E05D11/10;F25D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铰链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铰链组件,涉及冰箱铰链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包括铰链组件,铰链组件用于连接冰箱本体以及冰箱门体;铰链组件包括铰链座以及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弹性结构以及缓冲结构。本发明当冰箱门体打开并且与冰箱本体侧面呈90°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圆形凸块被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弧形槽限位;同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弧形限位凸块被第二弧形槽的一侧的突出部分限位,无法打开更大角度;结构简化,安装通用性高,提高稳定性与可靠性,便于冰箱门体打开与关闭,占用空间小,门体打开过程中不突出箱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铰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铰链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铰链主要由铰链固定板和铰链轴组成,铰链板固定在与铰链轴配合的限位块和挡片固定在冰箱门体上;使用时,通过人手推动冰箱门体,限位块轴孔和铰链轴转动实现关闭或打开,该铰链结构简单,成本低,该铰链结构在大多数冰箱上使用,但冰箱门体在打开时会突出箱体。嵌入冰箱越来越受用户欢迎,行业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嵌入电冰箱要求90°开门,且门体打开过程中,门体不能突出箱体,否则就会撞到橱柜。
目前嵌入式冰箱使用铰链安装复杂,成本较高,使用单一,且占用位置大,阻碍冰箱门体开合,容易使冰箱门体碰撞在冰箱框体,铰链座转动的力臂较少,导致冰箱门体转动所需的推力较大,不便于操作,铰链内部的连接基点较多,部分连接基点不固定,随门体一起运动,易出现开关门不顺畅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铰链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铰链组件,通过铰链组件连接冰箱本体以及冰箱门体,提高稳定性与可靠性,便于冰箱门体打开与关闭,占用空间小,门体打开过程中不突出箱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冰箱铰链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冰箱本体以及冰箱门体的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座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弹性结构以及缓冲结构;
所述冰箱本体顶部开设有矩形状安装槽;所述铰链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底面;所述铰链座底面开设相互平行的第一矩形槽以及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安装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矩形槽内安装弹性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以及伸缩轴;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簧以及固定在弹簧一端的凸轮;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槽一端;
所述冰箱门体顶部开设有与侧面连通的矩形槽口;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第三连接臂均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臂首端转动安装在铰链座上;所述第二连接臂末端固定的第二圆形凸块转动安装在矩形槽口底面;第二连接臂首端一侧固定的顶块顶住凸轮;所述第二连接臂靠近首端的内侧固定有第二弧形限位凸块;
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首端转动连接在铰链座上;所述第一连接臂末端固定的第一圆形凸块转动连接在矩形槽口底面;所述第二圆形凸块相较于第一圆形凸块更靠近矩形槽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圆形凸块与第一连接臂末端形成与第二圆形凸块匹配的第一弧形槽;
所述第三连接臂的顶角位置转动安装在铰链座上;所述第三连接臂位于第二连接臂外侧且第三连接臂开口朝向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的首端内侧开设与第二弧形限位凸块匹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三连接臂的末端转动连接在缓冲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臂内侧固定第一弧形限位凸块;所述矩形槽口边缘规定与第一弧形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矩形槽相比于第一矩形槽更靠近冰箱门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臂与铰链座连接的转轴位于第二矩形槽一侧;所述顶块一侧面为倾斜面;所述顶块与凸轮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
优选地,在所述矩形槽口内,所述第二圆形凸块相较于第一圆形凸块更靠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