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813.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2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张鸷;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王广涛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通过上述方式,在将短信发送至终端用户之前,自动对该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进行统计,若超过阈值则向该终端用户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处于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在得到用户的拦截指示时对相应短信进行拦截,管控效率高,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号码作为用户的一种重要身份标识,在网络应用、身份验证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身份验证领域其使用的频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身份证、护照号码等证件ID。然而,随着手机号码和短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针对用户的骚扰手段也不断变化,其中,利用验证码短信进行短信轰炸,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不便,也给信息安全管控带来了挑战。
现有技术中,短信炸弹管控方法是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特有的策略,比如用户自定义白名单策略,在遭到短信轰炸时,停止主叫不在白名单内短信的下发,达到短信过滤的效果。主叫白名单由用户通过短信或app等方式自行定义。但这种方式通常用户是在遭到了短信炸弹的轰炸才会想起去开启短信炸弹的监控功能,而此时用户手机可能已经处在卡顿或宕机状态下,已经无法使用手机通过短信、人工客服、app等手段开启短信炸弹监控,因此这种管控方法是滞后的,且白名单是用户手工编辑,会出现号码设置错误或者名单不全,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短信被误拦等,不能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管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之前,还包括: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其中,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数树、另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时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有交集,所述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所述计数组包括: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所述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所述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包括:分析所述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所述计数树中;若存在,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若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包括: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若判断为是,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若判断为否,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的区块链能力扩展系统
- 下一篇:人群计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