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475.8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雪;肖征荣;马书惠;贾佳;杨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10;H04L12/807;H04L12/825;H04L12/8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刘悦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若本基站的速度反压发送模块检测到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满足预设第一条件,则确定报文队列中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报文所在的数据流为拥塞流,其中,每个与本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均配置有报文队列,确定发送拥塞流的用户设备和接收拥塞流的用户设备,接收拥塞流的用户设备为与本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确定接收拥塞流的用户设备发送给发送拥塞流的用户设备的反向流,修改反向流中的确认字符窗口值,以使发送拥塞流的用户设备根据确认字符窗口值减小报文发送速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指示发送拥塞流的用户设备减小报文发送速度,从而缓减基站的流量拥塞,提高了报文调度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环境中,网速最高可以达到数几G,他们的速度已经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网络速度接近。任何一个5G的终端将不仅仅作为客户端获取信息,还可以对外提供服务,或者既可以作为客户端也可以作为服务端。在5G接入网络中,流量模型将会越来越复杂,可能会存在多个5G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终端)访问一个UE的模型。这样被访问的UE连接的5G基站可能成为流量的拥塞点,而目前的5G数据通信同样采用IP转发模式,IP转发的基本特点是当一点发生拥塞超过其处理能力时,基本的处理机制是采用报文丢弃的策略依赖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重传,但是重传又会影响业务效率。如何通过5G的调度避免网络拥塞报文丢失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报文发送端发送报文的周期小于报文接收端接收报文的周期而导致的基站流量拥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本基站的速度反压发送模块检测到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满足预设第一条件,则确定所述报文队列中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报文所在的数据流为拥塞流;其中,每个与本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均配置有报文队列;
确定发送所述拥塞流的用户设备和接收所述拥塞流的用户设备;所述接收拥塞流的用户设备为所述与本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
确定所述接收所述拥塞流的用户设备发送给所述发送所述拥塞流的用户设备的反向流;
修改所述反向流中的确认字符窗口值,以使发送所述拥塞流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字符窗口值减小报文发送速度。
优选的,所述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满足预设第一条件,包括: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优选的,所述报文队列中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报文包括:根据报文接收时间确定出的报文对列中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报文。
优选的,根据预设周期检测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是否满足预设第一条件;
所述确定发送所述报文队列中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报文的用户设备,包括:若所述报文队列中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报文为多个,则分别确定发送所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各个报文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反向流;
根据所述反向流中的确认字符窗口值减小报文发送速度。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速度反压发送模块、确定模块和修改模块;
所述速度反压发送模块用于,检测报文队列中报文的数量是否满足预设第一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布线且防尘的支付设备的底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去除正面多晶硅绕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