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云平台的校园用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703.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竣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竣斐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1/12;G06Q5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平台 校园 用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云平台的校园用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购餐子系统、餐后子系统、服务器和云平台;所述购餐子系统包括树莓派主板、餐品采集模块、人脸采集模块、质量测定模块、语音播报模块、LCD显示模块,用来完成所购餐品的自动识别、计价、刷脸支付,同时判别餐品搭配和质量测定;所述餐后子系统包括树莓派主板、餐品采集模块、人脸采集模块、质量测定模块、语音播报模块、LCD显示模块,系统用于餐后送餐盘时,餐盘质量测量并判别是否浪费;所述服务器,用于就餐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储存、web服务、账户充值等服务;所述云平台,用于实现人脸识别。本发明可以快速识别餐品,计算价格,通过刷脸支付,节省排队时间,还节省人力;同时辅以智能检测,解决偏食、浪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餐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云平台的校园用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图形/图像处理器等计算硬件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应用和普及。树莓派,是一台卡片式电脑,由注册在英国的树莓派基金会所开发,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贫困国家推广计算机教育而推出。随着树莓派的不断升级换代,性能也越来越强大,许多原来只能由电脑完成的工作,现在树莓派也可轻松实现;并且树莓派还具有GPIO 接口、方便携带、低功耗等特性,特别适用于产品的研究开发。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大多数中学生都会选择在学校食堂、餐厅就餐。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食堂、餐厅都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就餐时间相当集中,就餐拥挤,浪费时间;吃饭偏食和浪费餐品。
发明内容
针对校园就餐存在的前述普遍现象,甚至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基于机器视觉和云平台的校园用餐系统,可以实现识别餐品,自动计算价格,通过刷脸完成支付,节省排队时间,还节省人力;同时辅以智能检测,解决偏食、浪费问题。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提供的基于机器视觉和云平台的校园用餐系统包括购餐子系统、餐后子系统、服务器和云平台;所述购餐子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服务器及云平台相连,用来完成就餐人员所购餐品的自动识别、计价、刷脸支付,同时判别餐品搭配和质量测定;所述餐后子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服务器及云平台相连,用于餐后送餐盘时,餐盘质量测量并判别是否浪费。所述购餐子系统包括树莓派主板、餐品采集模块、人脸采集模块、质量测定模块、语音播报模块、LCD显示模块;所述餐品采集模块通过USB连接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相连,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通过USB连接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相连,质量测定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GPIO接口相连,所述语音播报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GPIO接口相连,所述LCD 显示模块通过HDMI连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HDMI接口相连,所述树莓派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服务器及云平台相连。所述餐后子系统包括树莓派主板、餐品采集模块、人脸采集模块、质量测定模块、语音播报模块、LCD显示模块;所述餐品采集模块通过USB连接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相连,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通过USB连接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相连,质量测定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GPIO接口相连,所述语音播报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GPIO接口相连,所述LCD显示模块通过HDMI连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的HDMI接口相连,所述树莓派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服务器及云平台相连。所述服务器,用于就餐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储存、web服务、账户充值等服务;所述云平台,用于实现人脸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购餐子系统和所述餐后子系统的餐品采集模块为高清 (1920*1080)、75度、带USB接口的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购餐子系统和所述餐后子系统的人脸采集模块为高清 (1920*1080)、95度、带USB接口的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竣斐,未经杨竣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