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降低水稻米镉的叶面肥、叶面肥的施肥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758.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玖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降低 水稻 叶面 施肥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水稻米镉的叶面肥,所述叶面肥由1‑5重量份的黄腐酸钾、5‑25重量份的尿素和5‑2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叶面肥的施肥方法以及叶面肥在降低水稻米镉上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能够使超标农田的镉降低37.9%,有效降低了镉向籽粒中的转运,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廉,对土壤或农田环境无负面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水稻米镉的叶面肥。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叶面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在降低水稻米镉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进入人体后能在肝、肾、骨骼等脏器中累积,造成这些系统的损害,甚至导致癌症。通常镉在环境土壤中浓度很低,中国土壤镉的背景值为0.096mg/kg,然而,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展,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4年,国土部公布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表明,约有5000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相较于其他重金属,镉更容易被作物根系吸收从而转运至地上部分可食部位,而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镉污染不仅会造成水稻的减产,农业经济的损失,同时,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所以中国对水稻糙米中镉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标准Cd<0.2mg/kg(GB2762-2017)。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政府以及人们的关注,对水稻的安全生产迫在眉睫。
镉污染土壤修复是指采取一系列技术清除土壤中的镉或者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和有效态组分,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生产功能,减少土壤中镉向农作物尤其是地上可食部分和地下环境转移的过程。由于镉在环境中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十分难以降解,所以将镉从土壤中完全分离彻底控制是难以实现的。目前,主要的修复方法有几大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客土、换土、深耕和电动修复法等,该方法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是需治理的污染土壤面积大,实施复杂,费用高,且换过的土壤堆放也是一个问题,实际修复难以推广;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淋洗、固化稳定、氧化还原等,该方法见效快,效果好,但是镉容易再度活化,同时,有些化学试剂本身也是一种污染物,加入土壤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农业措施包括: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替代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等,该法操作容易,花费较低,但是周期长,效果不显著,且中断了水稻生产,农民不易接受也难以推广;利用超累积植物对土壤镉进行提取也是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技术,但是目前也存在如地上部分生物量小、受季节限制、不具有再利用价值,经济效益差等缺点。因此,研究开发用量少,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以及对土壤或农田环境无负面影响的降镉技术是目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水稻米镉的叶面肥、叶面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该叶面肥用量少、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降低糙米中的镉含量,且对土壤或农田环境无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水稻米镉的叶面肥,该叶面肥由黄腐酸钾、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组成,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优选地,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叶面肥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叶面肥与水混合后,喷施在水稻叶面上;以重量份计,所述叶面肥由1-5份的黄腐酸钾、5-25份的尿素和5-25份的磷酸二氢钾组成。
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叶面肥由1-2份的黄腐酸钾、5-10份的尿素和5-10份的磷酸二氢钾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混合过程中,所述叶面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400-500。
优选地,所述喷施过程包括两次;在水稻孕穗期进行第一次喷施,在水稻齐穗期进行第二次喷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玖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玖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