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4792.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6;G06T17/05;G06Q50/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电子 施工 日志 录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属于数字楼宇建设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图纸建立BIM三维模型;步骤二,根据工程资料分类及每天施工日志进行BIM共享参数设置;步骤三,将共享参数与模型关联;步骤四:每天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将资料与施工日志录入到关键部位。本发明理顺了项目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加强了项目上的各单位的业务协同能力,提高工程资料的管理效率;有利于项目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能够轻松掌握建设项目的各类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楼宇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
背景技术
项目工程资料管理,是一个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工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图纸文档等多方面工作,众多的参与部门使得共同和协调的工作困难,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管理,尤其是每天施工信息内容的管理,施工日志及资料往往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写纸质保存。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步进入到信息时代,传统的项目资料系统,已经显得越来越吃力,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数据准确可靠,步骤简易,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图纸建立BIM三维模型;
步骤2.根据工程资料分类及每天施工日志进行BIM共享参数设置;
步骤3.将共享参数与模型关联;
步骤4.每天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将资料与施工日志录入到关键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使得资料信息变得更灵活,使数据获取直接化和便捷化,提升了沟通效率,减少了沟通成本,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协调统一和高效运作;理顺了项目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加强了项目上的各单位的业务协同能力,提高工程资料的管理效率;有利于项目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能够轻松掌握建设项目的各类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图纸建立BIM三维模型;
步骤2.根据工程资料分类及每天施工日志进行BIM共享参数设置;
步骤3.将共享参数与模型关联;
步骤4.每天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将资料与施工日志录入到关键部位。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施工日志录入方法,将资料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三维模型管理,达到资料按部位电子保存,查找方便,保存永久,为数字楼宇建设做出信息化的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底钻机寻址着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眼科视力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