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4890.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卓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pi 网关 管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包括:S1:获取访问请求并生成访问令牌;S2:基于所述访问定牌将所述访问请求传输至相应的后端微服务单元;S3:通过对所述访问令牌鉴权并将服务信息解析,同时将解析信息转发至一个或多个服务地址内。本发明通过改进网关单元对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有效地整合不同项目之间相对独立的权限认证等步骤,通过统一调用、请求一对多转发的方式,简化了后端微服务的整体架构,降低了开发成本、运维成本及沟通成本,同时实现了操作日志统一管理、用户及权限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逐渐开始面向互联网,并且把项目也迁移到线上。在开发这些线上项目时,随着客户数量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业务平台的架构也在不断地变化演进。从早期的单体应用架构逐渐转变为微服务架构,集群和分布式也成为了标配的技术。
API网关(API Gateway)是随着微服务一起兴起的一种架构模式,它用于解决微服务过于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出入口进行流量管理的问题。API网关可以在上层抽象出各业务系统需要的通用功能,例如:鉴权、限流、ACL、降级等。
但是,目前API网关仅能实现常规的参数检验及请求限制,由于基于API网关的不同项目仍存在相对独立的权限认证等步骤,因此传统的API网关仍存在开发成本、运维成本及沟通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方法,通过改进项目管理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API网关存在的开发成本、运维成本及沟通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方法,包括:S1:获取访问请求并生成访问令牌;S2:基于所述访问定牌将所述访问请求传输至相应的后端微服务单元;S3:通过对所述访问令牌鉴权并将服务信息解析,同时将解析信息转发至一个或多个服务地址内。
可选地,所述S1包括:S11:获取访问请求并提取认证信息和所述服务信息;S12:基于所述认证信息进行注册信息验证;S13:基于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访问权限分配并生成所述访问令牌。
可选地,所述S2包括:S21:基于所述访问令牌的微服务名或微服务ID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分类;S22:将分类后的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协议和数据种类转换;S23:将转换后的所述访问请求传输至相应的所述后端微服务单元。
可选地,所述S3包括:S31:基于所述访问令牌分配权限等级至所述访问请求;S32:判定所述权限等级能否向下兼容所述服务信息;S33:将所述服务信息解析并转发至一个或多个服务地址。
可选地,所述S12还包括: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的时间戳进行时间验证,所述时间戳在有效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访问权限分配并生成所述访问令牌;在所述时间戳过期的情况下,拒绝所述访问请求。
可选地,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S4:获取服务地址的处理结果信息;S5:将所述处理结果信息转化并传输至WEB UI界面。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PI网关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网关单元,用于获取访问请求并生成访问令牌;第二网关单元,用于分析所述访问定牌并将所述访问请求传输至相应的后端微服务单元;第三网关单元,用于对所述访问令牌鉴权并将服务信息解析,同时将解析信息转发至一个或多个服务地址内。
可选地,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网关单元,用于获取服务地址的处理结果信息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信息转化并传输至所述WEB UI界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关单元设置有RSA验签过滤单元,所述RSA验签过滤单元内存储有已注册用户的认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卓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卓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