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镉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262.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9K11/02 |
代理公司: | 慈溪方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2 | 代理人: | 严晓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合成 方法 | ||
一种低镉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将油酸镉溶解于溶解于溶剂中形成A溶液备用;将二烷基二硒代氨基甲酸锌溶解在油胺中形成B溶液备用;将油酸锌和辛硫醇溶解于溶剂中形成C溶液备用;合成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①.将A溶液加热到150‑250℃,然后注入B溶液保温进行反应,通过针头取出微量反应溶液用光纤光谱仪监测波长;②.待监测到的波长达到期望波长后,升温至250‑300℃注入C溶液,注入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30‑90分钟,得到量子点溶液;③.将量子点溶液干燥后即得量子点。本发明提高了锌的活性并降低了核心制备温度,形成了无镉的合金外壳结构,光学性能可调,量子点稳定性能优异且量子点镉含量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镉的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发光材料之一,硒化镉类型的量子点是目前几种量子点中最为成熟的量子点类型。其具有稳定性好,光学性能优异且生产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在液晶显示等领域广泛应用。液晶显示设备通过在背光模组中加入量子点膜,用蓝光光源激发就能得到色彩纯度高的的白光光源,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较大的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色域和使用体验。
含镉的量子点性能优异,但是在商业化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重金属镉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ROHS要求成品量子点膜的镉含量要在100ppm以内,而由于显示器辉度的原因,量子点膜中量子点的加入量基本保持在1%左右,这就要求量子点中的镉含量要低于1% 。
在光学膜领域,含镉量子点结构一般为核壳结构,其核心起着吸收蓝光产生激子的作用,而外壳起到消除核心表面悬键,束缚激子态波函数来提高量子点应用中的稳定性。浙江大学彭笑刚课题组对核壳类型量子点做了大量研究,其红色量子点通过合成闪锌矿硒化镉核心,再包裹Cd0.8Zn0.2S合金外壳,包壳后红色量子点的体积和核心相比增大了8倍,而绿色核壳量子点通过合成CdSSe核心再包裹与红色相似的外壳,体积增大了40多倍。这种量子点尽管有着出色的光学性能和抗光漂白性,但是由于核心和外壳中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属镉的缘故,其量子点本身的镉含量在50%-80%之间。这种量子点如果应用在光学膜领域,其镉含量将远远超过100ppm,其商业化应用将大大受到限制。
为了降低量子点中的镉含量,CdZnSe这种合金量子点核心是一种较合适的选择,其结构中锌离子替代了一部分镉,且阴离子硒的质量也比较大,因此镉含量较低。并且CdZnSe发光波长可调,量子产率高。河南大学对这种类型量子点做了大量研究,一般通过反向注入的技术将锌和镉的油酸盐混合溶液注入到Se-ODE中反应得到。目前Se-ODE较难制备,且Se的有效浓度极低,工业上无法量产。台湾Yung Jung Hsu课题组也报道了类似结构的量子点,通过注入Se-TOP到油酸锌和油酸镉的混合溶液中得到CdZnSe核心,通过锌镉比例和反应时间调节发射波长。但是这种由于油酸锌化合物的锌氧键过于稳定,合金化反应时间过于漫长,实施效率低下。
在量子点包壳方面,技术人员需要减少或避免壳层金属镉的引入,也要考虑核壳之间的晶格匹配问题,因此渐变合金ZnSSe结构是一种较理想的壳层结构。目前河南大学做了一定研究,但是硒源问题始终无法在工业应用上得到很好的解决。TOP-Se和Se-ODE被用来当做壳层硒源,但是前者昂贵且需要手套箱操作,后者浓度过低,制备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镉量子点合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量子点镉含量较高,锌源活性低以及硒源制备困难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镉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油酸镉溶解于溶解于溶剂中形成A溶液备用,A溶液中油酸镉的摩尔浓度为0.01-0.2mol/L;
将二烷基二硒代氨基甲酸锌溶解在油胺中形成B溶液备用,B溶液中二烷基二硒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其中二烷基二硒代氨基甲酸锌的碳链长度为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