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及其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590.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远;黄兴志;张欣;黄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鲍竹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及其 佩戴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及其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本发明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发射检测超声波,所述检测超声波具有稳定的第一强度参数;采集所述检测超声波的反射波,所述反射波包括第二强度参数以及体现所述耳机与用户的之间距离的距离参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以及所述距离参数,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本发明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通过共享耳机的发声器件发射超声波,由接收器件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分析,从而可以判断耳机是否入耳,无需增设其他组件,且不用对耳机的结构及生产工艺进行改动,即可实现对耳机是否入耳的精准检测,有利于耳机的小型化与低成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及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之一,随着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广泛应用于普及,智能耳机在便携交互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更是成为近几年市场关注的重点。
目前,大部分的TWS耳机或者智能耳机都配备入耳检测功能,即当检测到耳机设备被用户放入耳朵中时,耳机设备开始自动播放或工作,当检测到耳机设备被用户取出耳朵时,耳机设备开始自动停止播放或停止工作。这种功能的实现,目前产品采用的方案是用红外探测的方式,在耳机芯的前腔部分装配一个红外传感器,检测耳机设备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这种实现方式,一方面改变了耳机芯前腔的声学性能,容易对耳机设备的音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耳机狭小的体积上增加了一个元器件,增加了整机的重量和尺寸,增加了整机设计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整体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耳机空间和成本的耳机及其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发射检测超声波,所述检测超声波具有稳定的第一强度参数;
采集所述检测超声波的反射波,所述反射波包括第二强度参数以及体现所述耳机与用户的之间距离的距离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以及所述距离参数,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
优选地,在所述采集所述检测超声波的反射波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与所述距离参数的关系曲线;
所述关系曲线上置有强度参数的峰值为第三强度参数。
优选地,所述采集所述检测超声波的反射波,包括:
监控所述发射波的第二强度参数;
当所述第二强度参数等于所述第三强度参数时,开始记录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以及所述距离参数,得到记录数据。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以及所述距离参数,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包括:
根据所述记录数据与所述关系曲线的关系,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
优选地,所述关系曲线包括所述距离参数逐渐变大时所述第二强度参数逐渐变大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距离参数逐渐变大时所述第二强度参数逐渐变小的第二区域;根据所述记录数据与所述关系曲线的关系,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包括:
当所述第二强度参数为零时,停止记录;
分析所述记录数据是否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
判定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
优选地,所述判定所述耳机是否已经入耳,包括:
当所述记录数据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则,判定所述耳机完全入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