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630.X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西冈昌辉;板津研;井上纯;田渕善隆;铃木道生;南谷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F01N3/022;F01N3/035;F01N3/28;C04B35/565;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蜂窝结构体是多个多孔质蜂窝单元借助接合材料层结合而构成的,用于微粒捕集过滤器,该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以与磨削加工余量相对应地增厚的方式形成多孔质蜂窝单元的外周壁的工序,对以与磨削加工余量相对应地增厚的方式形成有外周壁的多孔质蜂窝单元进行干燥的工序,对干燥后的多孔质蜂窝单元进行烧成的工序,将烧成后的多孔质蜂窝单元的外周壁的磨削加工余量磨削除去的工序,以及针对磨削加工余量被磨削除去后的多个多孔质蜂窝单元,在各个多孔质蜂窝单元的被接合面间涂布接合材料而使接合材料层介于其间,从而将各个多孔质蜂窝单元接合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能够以良好的生产效率制造耐热冲击性良好的蜂窝结构体的、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内燃机中,为了对来自柴油发动机的废气中包含的微粒进行捕集而安装有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另外,为了对来自汽油发动机的废气中包含的微粒进行捕集,也有时安装汽油颗粒过滤器(GPF)。该DPF及GPF有通过将多个碳化硅(SiC)等多孔质的蜂窝单元利用粘接材料进行接合而形成的产品,结构为:对将多个蜂窝单元接合得到的单元接合体的外周进行磨削,成型为圆形、椭圆形等适当形状的蜂窝结构体,然后,在外周面被覆涂覆材料。
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多个多孔质的蜂窝单元利用粘接材料进行接合,制作单元接合体。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如图1所示,使多个多孔质的蜂窝单元10沿着L字型的托板30并隔着粘接剂层20进行堆叠,在成为所期望的层叠结构后,对整体进行加压。由此,制作多孔质的蜂窝单元10纵横层叠的单元接合体(蜂窝结构体4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2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制作图1所示的蜂窝单元10的接合体时,如果多个蜂窝单元10在外形上具有偏差,则如图2所示,接合用的粘接剂层20的宽度有可能产生偏差。另外,如图3所示,相邻的蜂窝单元10的配置有可能错离。像这样的粘接剂层20的宽度偏差及蜂窝单元10的配置错离是导致热传递变化的原因之一,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即,作为包含SiC材料的DPF或GPF的特征的耐热冲击性降低。
另外,蜂窝单元10的外形偏差主要是因为蜂窝单元10在烧成工序中收缩而产生的,因此,存在为了改善蜂窝单元10的外形偏差而必须以延长烧成时间等降低生产效率的方式来应对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以良好的生产效率制造耐热冲击性良好的蜂窝结构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与磨削加工余量相对应地增厚的方式形成各多孔质蜂窝单元的外周壁并在实施干燥及烧成后,将该磨削加工余量磨削除去,将此时的多孔质蜂窝单元层叠并接合,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即,本发明如下确定。
一种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蜂窝结构体是多个多孔质蜂窝单元借助接合材料层结合而构成的,该多孔质蜂窝单元具有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包含SiC材料的隔壁和位于最外周的外周壁,该多个隔室形成流体的流路,并从作为流体的流入侧的端面的流入端面延伸至作为流体的流出侧的端面的流出端面,且该蜂窝结构体用于微粒捕集过滤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以与磨削加工余量相对应地增厚的方式形成所述多孔质蜂窝单元的外周壁的工序、对以与磨削加工余量相对应地增厚的方式形成有所述外周壁的多孔质蜂窝单元进行干燥的工序、对所述干燥后的多孔质蜂窝单元进行烧成的工序、将所述烧成后的多孔质蜂窝单元的外周壁的所述磨削加工余量磨削除去的工序、以及针对所述磨削加工余量被磨削除去后的多个多孔质蜂窝单元,在各个多孔质蜂窝单元的被接合面间涂布接合材料而使所述接合材料层介于其间,从而将各个多孔质蜂窝单元接合的工序。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