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6001.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如;郭克竹;庞智毅;唐佳雄;黄上师;杨倩颖;王嬿蕾;王巨丰;王国锋;张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10 | 分类号: | H01T1/10;H01T1/08;H01T4/02;H01B17/46;H01B17/48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固相灭弧 防雷 装置 灭弧筒 可变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属于灭弧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转盘、增压气丸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转盘的中心带动转盘转动,所述外壳套设在转盘的外侧,所述增压气丸嵌套设置在转盘的圆形侧边上,所述外壳与转盘圆形侧边相对位置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灭弧筒,灭弧筒与滑槽相对滑动设置。本发明设计了多层气丸排布的转盘,能够增加装置的储弹容量,但又不至于装置的体积过大,延长装置的维护周期。本发明设计了多种气丸切换方式、灭弧筒与转盘配合切换方式,能够保证灭弧筒与转盘之间移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弧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事故。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输电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防雷器是一种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避免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气装置。
架空输电线路固相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并联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串两端,保护间隙之间的闪络电压小于被保护绝缘子串,从而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优先于被保护绝缘子串击穿,击穿放电时,固相灭弧装置内部的信号感应器自动感应到触发信号并启动装置,气丸瞬间产生高速气流沿纵向对电弧造成冲击、冷却至熄灭。固相气体灭弧防雷装置可分为盘式结构与轮式结构,现有轮式固相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的装置外壳与灭弧筒是一体结构,装置内部有一气丸转盘,气丸转盘能够在中心轴的作用下转动。
现有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结构存在装置体积与装弹容量之间的矛盾,装置内部装设气丸数量受装置体积的限制,故提出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一种轮式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的灭弧筒可变移动装置,包括外壳、转盘、增压气丸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转盘的中心带动转盘转动,所述外壳套设在转盘的外侧,所述增压气丸嵌套设置在转盘的圆形侧边上,所述外壳与转盘圆形侧边相对位置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灭弧筒,灭弧筒与滑槽相对滑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灭弧筒与转盘相对端设置有卡位轴,灭弧筒的两侧边设置有凸边,所述凸边卡设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轴设置在一侧凸边的前端,另一侧凸边的上设置有弹簧卡槽和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一端固定在凸边上,另一端固定弹簧卡槽的底部,凸边卡套在弹簧卡槽内,可伸缩设置,弹簧卡槽随着灭弧筒移动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轴上设置有滑轮,所述转盘的侧边上设置有运动导行装置,所述挤压弹簧挤压灭弧筒,卡位轴紧贴在运动导行装置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导行装置设为锯齿型结构的运动导边,卡位轴紧贴在锯齿边上运动,增压气丸设置在运动导边的一侧,且斜线设置,锯齿型结构的运动导边的一个齿下设置一排倾斜的增压气丸,且增压气丸放置倾斜方向与齿的方向平行,卡位轴沿着运动导边上的齿上滑动,灭弧筒上设置的气体流通通道与增压气丸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导行装置设置为运动导槽,所述运动导槽设置为波浪槽结构,卡位轴设置在运动导槽内,运动导槽的一侧设置有波浪形设置的增压气丸,卡位轴沿着运动导槽滑动,灭弧筒上设置的气体流通通道与增压气丸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宽度比灭弧筒的直径大,增压气丸上设置有突出的卡片,增压气丸触发把卡片炸弯,灭弧筒运动到下一个增压气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