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6262.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飞;丁雨薇;魏田田;陈梦瑾;何羽璇;周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H02S40/22;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冷却 型碟式 聚光 发电 供热 系统 | ||
1.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冷却工质循环模块、喷雾冷却箱和光伏组件;所述冷却工质循环模块包括工质供应管路和工质回流系统,其中工质供应管路与喷雾冷却箱连通,并作为支架将光伏组件和喷雾冷却箱支撑在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上,所述光伏组件位于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焦点位置,并置于喷雾冷却箱内,所述喷雾冷却箱内设有两个以上内混式喷嘴;所述工质供应段管路包括乙醇供应管、供水管和回流管,所述每个内混式喷嘴与乙醇供应管和供水管并联连接,内混式喷嘴对着光伏组件喷射冷却工质,使用后的冷却工质通过回流管流入工质回流系统,所述工质回流系统对冷却工质进行降温处理后将其重新分解为水和乙醇并再次输入工质供应段管路,实现冷却工质的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包括底座、跟踪控制装置和碟式抛物面反射镜,所述跟踪控制系统安装在底座上方,碟式抛物面反射镜的背面,通过传递控制信号,随时根据太阳光强改变来调整整个系统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从而做到实时跟踪太阳方向;所述碟式抛物面反射镜由多个聚光片组成,聚光片采用金属反光材料,能够将入射的太阳光反射聚焦到光伏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片为调节式聚光片,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式聚光片的位置与个数,能够改变碟式抛物面反射镜的反射区域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混式喷嘴数量为一个以上,所有内混式喷嘴阵列排布在喷雾冷却箱顶部,每个内混式喷嘴同时连接两个管道,分别为乙醇供应管的支管和供水管的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混式喷嘴沿液流方向分别设有第一液流入口、雾化室和喷口,在内混式喷嘴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液流入口,所述雾化室设在内混式喷嘴内中部,第一液流入口和第二液流入口分别与雾化室连通,乙醇供应管和供水管分别与两个液流入口连通,二者位置能互换,乙醇和水在雾化室内混合雾化完成后通过喷口将冷却工质喷向光伏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冷却箱为一个非密封式的框架结构体,其底部设有一个储液槽,所述光伏组件设在储液槽上方,储液槽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冷却工质出口与回流管连接,使用后的冷却工质液滴流入储液槽中,并通过回流管流入工质回流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电池基板、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伏电池翅片,光伏电池翅片连接在电池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伏电池采用阵列式排布连接在电池基板上,所述每个光伏电池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与另一个光伏电池串联,当其中一个光伏电池出现故障的时候电流可以选择从发光二极管流过,不会影响整个光伏组件的供电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冷却型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质回流系统中,沿冷却工质的回流方向依次设有冷却工质冷却器和乙醇-水分离器,分别用于对回流的冷却工质进行降温和分解,经分解生成的乙醇和水分别进入对应的储存箱中,储存箱与工质供应管路连接,连接部分设有过滤器,回收至储存箱的乙醇和水经过过滤后再次进入工质供应管路,实现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2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