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污水的高效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6636.9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景江;彭靖;范天斌;张欣;马海曲干;潘祖浩;牟潇丽;袁壮;吴柟岚;卜昕宇;王路阳;火补此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7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 高效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 ||
1.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设置的过滤池(1)、生态池(2)、电解池(3)、厌氧池(4)和截留池(5),所述过滤池(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过滤池(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7),所述生态池(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砾石层(8)、草渣层(9)、碎木层(10)、火山石层(11)和沸石层(12),所述砾石层(8)内种植有浮萍;
所述电解池(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一(13)、碳渣层(14)、土壤层二(15)和钢丝网层(16),所述电解池(3)内所述土壤层一(13)和碳渣层(14)的厚度为20-30厘米,所述土壤层一(1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土壤层二(15)的厚度为10-20厘米;
所述截留池(5)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三(17)、截留层(18)和活性炭层(19),所述土壤层三(17)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截留池(5)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0),所述过滤池(1)和生态池(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电解池(3)、厌氧池(4)和截留池(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低于所述过滤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为聚酯纤维过滤网,所述聚酯纤维过滤网至少设置有3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池(2)内所述砾石层(8)、草渣层(9)和碎木层(10)的厚度均为10-20厘米,所述火山石层(11)和沸石层(12)的厚度均为20-4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池(2)内的浮萍为紫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3)内还设置有石英砂层(21),所述石英砂层(21)设置于所述钢丝网层(16)下部,所述石英砂层(21)的厚度为15-3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4)内设置有厌氧活性颗粒污泥层(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池(5)内所述土壤层三(17)的厚度为10-15厘米,所述截留层(18)的厚度为20-40厘米,所述活性炭层(19)的厚度为20-3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池(5)内的水生植物为水葱、芦苇、灯芯草或美人蕉。
9.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高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生态池内栽种紫萍,在截留池内种植水生植物;
(2)将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排进过滤池内,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污水通过过滤池上部流进生态池内;
(3)生态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砾石层、草渣层、碎木层、火山石层和沸石层后从生态池底部进入电解池内;
(4)电解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土壤层一、碳渣层、土壤层二和钢丝网层后从电解池底部进入厌氧池内;
(5)厌氧池内的污水水位逐渐升高后从厌氧池上部进入截留池内;
(6)截留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土壤层三、截留层和活性炭层,最后通过截留池底部的排水管排出,实现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6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再生镁碳质中间包干式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