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及基于BIM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7500.X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7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黎耀南;郭继舟;李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B2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块 泥浆 饱满 检测 装置 基于 bim 方法 | ||
1.一种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
所述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结构相同,均包括支座(201)、左臂(202)、右臂(203)、第一销轴(204);
所述左臂(202)、右臂(203)端头均设有齿轮结构(212),相互啮合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20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201)上;
所述第一夹臂(2)支座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手柄(1),所述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的支座分别与第一夹臂(2)的左臂、右臂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打开时形成一种大小能调节的矩形范围,用于进行泥浆饱满度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202)、右臂(203)上均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杆体(205)、按压柄(206)、第二销轴(207)、顶杆(208)和弹片(210);
所述杆体(205)贯穿所述左臂(202)和右臂(203);所述左臂(202)和右臂(203)上均通过所述第二销轴(207)固定设置有所述按压柄(206),所述按压柄(206)顶部均设置有顶杆(208),所述左臂(202)和右臂(203)上均开设有孔洞,所述顶杆(208)均穿过所述孔洞并顶撑在所述杆体(205)上;
所述按压柄(206)与左臂(202)和右臂(203)之间均设有弹片(210),使所述顶杆(208)长期顶撑在所述杆体(205)上,达到左臂(202)和右臂(203)打开和闭合后的锁紧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8)前端均设置有弧形座(209),用于与所述杆体(205)弧度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5)中间设有中心轮(211),所述支座(201)的底部设有槽口,所述中心轮(211)位于槽口内,与所述槽口形成滑动连接。
5.一种基于BIM的检测方法,采用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手柄(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所述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结构相同,均包括支座(201)、左臂(202)、右臂(203)、第一销轴(204);所述左臂(202)、右臂(203)端头均设有齿轮结构(212),相互啮合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20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201)上;所述第一夹臂(2)支座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手柄(1),所述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的支座分别与第一夹臂(2)的左臂、右臂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三夹臂(4)打开时形成一种大小能调节的矩形范围,用于进行泥浆饱满度的检测;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CAD砖块模型;
将砖型三视图导入到CAD中,绘制成砖块模型;
步骤2:转化成基于BIM技术的三维信息模型;
将CAD砖块模型导入到BIM软件中转化成焦炉三维信息模型,结合焦炉砌体施工当日计划,以及人定岗、砖定位、定点砌筑的方式,建立砖块明细表;
步骤3:确定当日泥浆饱满度受检砖型信息;
利用明细表与模型的关联性,分别提取每种砖型泥浆饱满度受检面的总面积S和风道面积S1,计算泥浆饱满度检测的有效面积;将N个矩形框对泥浆饱满度受检面有效面积进行填充;
步骤4:对当日泥浆饱满度受检砖型进行检测;
通过与受检砖型有效面积X%匹配的砌块泥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对砖块泥浆不合格处进行按压,定位框印痕数量在M处及以内表明泥浆饱满度大于Y%,即为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N取值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X取值1,Y取值9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M取值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5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