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7964.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孟亮;万丽鹤;侯胜宏;蔡鑫海;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禾亿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4184;A61K47/14;A61K47/44;A61P9/12;A61P25/02;A61P27/10;A61P1/06;A61P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巴唑滴眼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含盐酸地巴唑为0.05~0.5%g/ml、表面活性剂3~30%g/ml和注射用水,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和/或聚氧乙烯35蓖麻油、和/或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本发明的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对眼睛不刺激,同时溶解度好,稳定性好,渗透压适当,适合于临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巴唑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外周阻力降低而使血压下降。目前上市主要剂型为地巴唑片,主要适应症是轻度高血压、脑血管痉挛、胃肠平滑肌痉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周颜面神经麻痹。
盐酸地巴唑也有能直接松弛平滑肌,并且扩张睫状前动、静脉血管的作用,有利于向睫状肌供血,使睫状肌营养状况改善。故可立即恢复睫状肌正常调节功能。因此其滴眼液剂型可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
国内盐酸地巴唑滴眼液由郑州致和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商品名为敏悦,于2007年批准在国内上市。该公司研制的盐酸地巴唑滴眼液pH值范围为4.0~4.8。规格为8ml:8mg(即0.1%g/ml),该滴眼液由于pH较低,导致使用时会出现刺激。
本领域公知地,pH值较低的滴眼剂使用时会引起眼部灼烧感及刺痛感等不良反应,刺激性引起的泪液分泌增加,导致药物迅速流失,甚至会损伤角膜。pH的过高也会眼有刺激性。pH7.4的溶液对眼刺激性最小,pH6~8时无不舒适感觉。因此,滴眼液的理想pH为6~8,越接近pH7.4越好,对眼的刺激性越小。然而,许多药物在中性或偏碱性的情况下不稳定,盐酸地巴唑就是其中之一。盐酸地巴唑是地巴唑的盐酸盐形式,其pKa约为4.0,其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好,在中性或偏碱性即滴眼液理想pH 6~8时中会析出,溶解性差,无法直接制成pH6~8的滴眼液。
因此,寻找恰当的增溶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式。
CN102836124A(公开日:2012.12.26)中指出,使用溶剂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泊洛沙姆和PEG400等作为增溶剂时,有的即使浓度很高也不能达到很好的增溶效果,有的在高浓度下溶解度解决了,但渗透压过高,仍然不利于眼部使用。最后选用β-环糊精作为增溶剂,可以将盐酸地巴唑的pH控制在5.5~8.0,而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适于眼用制剂的渗透压。其溶解度为0.1%g/ml,渗透压范围为285mOsm/kg~310mOsm/kg,但是,根据文献报导,采用β-环糊精作为增溶剂可能导致制剂中防腐剂的抑菌效力降低,增加滴眼液开启后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如果加大防腐剂用量,又会增加防腐剂对眼部的损害(R.C.罗,P.J.舍斯基,P.J.韦勒,郑俊民译.药用辅料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此外,根据检索目前FDA批准药物所使用的非活性成分数据库(IIG),尚无β-环糊精在眼用制剂中使用的限度要求,从而缺乏可参考的安全性数据。
因此,寻找其它更好的增溶剂,使盐酸地巴唑在pH值6.0~8.0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即使用时,使眼部更舒适,解决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对眼的刺激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含有盐酸地巴唑0.05~0.5%g/ml,表面活性剂3~30%g/ml,注射用水,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和/或聚氧乙烯35蓖麻油、和/或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本发明的盐酸地巴唑滴眼液,pH值为6.0~8.0且溶解性好,对眼无刺激。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酸地巴唑滴眼液,含有盐酸地巴唑0.05~0.5%g/ml,表面活性剂3~30%g/ml,注射用水,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或者聚氧乙烯35蓖麻油。
优选地,盐酸地巴唑和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1:50~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禾亿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禾亿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