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8158.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远;柴艳飞;魏东波;任富芝;代坚;孙鹏清;张鹏;戴雪辉;许哲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93 | 分类号: | E21D9/093;E21D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隧道 盾构 快速 始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可行性计算:
计算在车站始发端中板、侧墙及端墙均已达到设计强度,但未施做顶板,且妨碍第一台盾构机吊装的始发端顶部支撑已拆除情况下的始发端地基承载力、盾构机吊装时基坑抗倾覆系数和始发端端墙强度,并将计算结果与盾构机吊装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若满足要求,则展开快速始发施工;
2)完成始发端顶部支撑、中板、侧墙和端墙的施工;在施工始发端外车站中板时,采用门型框架Ⅰ支撑位于盾构机台车始发位置上方的中板,所有门型框架Ⅰ构成盾构机台车始发空间,采用门型框架Ⅱ支撑位于盾构机台车始发空间后方的、电瓶车轨道上方中板,所有门型框架Ⅱ和所有门型框架Ⅰ构成电瓶车运输空间;
3)拆除妨碍第一台盾构机吊装的始发端顶部支撑;
4)利用大型履带吊将盾构机及其组装、调试用的所有大型设备和材料全部吊装下井;
5)封闭始发端中板上的吊装孔;
6)进行始发端顶板的施工,同时在底板上进行盾构机的组装和调试;
7)始发端顶板浇筑完成后,进行顶板防水施工,同时在始发端基坑一侧开挖盾构渣土池;
8)渣土池施做完成后,开始盾构掘进;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电瓶车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经过门型框架Ⅰ和门型框架Ⅱ水平运输至出土孔,再采用龙门吊将渣土运输至渣土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在始发端中板、侧墙及端墙均已达到设计强度,但未施做顶板,且妨碍第一台盾构机吊装的始发端顶部支撑已拆除情况下的盾构吊装过程中始发端围护结构应力、位移、土体位移及车站主体结构应力,并将计算结果与盾构机吊装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若满足要求,则展开快速始发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在吊装孔上搭设钢结构,用于形成封闭板骨架,在封闭板骨架上铺设覆盖整个吊装孔的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先吊装台车,下井后将台车移动至始发位置,然后吊装盾构主机及其它后配套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在盾构机的吊装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履带吊附近地表沉降、冠梁和挡土墙位移、始发端端墙变形和始发端剩余顶部支撑的支撑轴力,如出现数据变化速率突增、累计变化值过大,则需立刻停止吊装,待查明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吊装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门型框架Ⅰ采用工字钢制作,立柱为单根工字钢,横梁为双拼工字钢,立柱和横梁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快速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门型框架Ⅱ采用脚手架的杆件组装,设有加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