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损伤内界膜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8186.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裘项旭;叶青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香凤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内界膜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视网膜前膜或内界膜剥除的眼内镊,包括:握持部和滑动部,所述握持部包括夹持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滑动部为微缩化眼内镊,对所述滑动部的夹持关节施压与放松能单独完成抓放,所述固定结构下部中空,所述滑动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下部中空内,所述滑动部上端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滑动部下端可活动,所述夹持结构对滑动部夹持关节施加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压力协助滑动部完成抓夹并对滑动部无向上下的分解力产生,不影响视网膜压力的稳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镊叶头端接触视网膜压力超过设定的安全压力后就会回缩,从而保持接触视网膜的压力稳定,故而操作安全,不损伤视网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损伤内界膜镊。
背景技术
目前内界膜撕除主要有1、用内界膜刷刷起小瓣后用眼内镊撕除;2、直接用内界膜镊抓起撕除。直接抓起撕除要在拟抓位置,似接触未接触的轻微接触抓到内界膜时撕起小瓣,抓太多损伤神经纤维甚至导致视网膜损伤裂孔,太少抓不起内界膜,不能撕除,对手术者要求极高。先用内界膜刷刷起小瓣后会容易一点,但刷起后的内界膜小瓣多平贴回视网膜,在抓起平贴回视网膜的内界膜小瓣时还是容易损伤视网膜。
因为镊子头端为硬质材料制作,而视网膜组织脆弱,操作时前进0.2mm就戳穿视网膜了,人类的手是不可能感觉得出来这个接触到视网膜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的,并且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器械回缩,防止眼球突然预期外的运动损伤视网膜。只能靠看抓起时对视网膜的影响来视觉判断,抓的是不是合适,但视觉能判断时对视网膜组织多已有损伤,且视网膜是视觉质量的前提,所以对医师压力也很大,导致可能紧张甚至手抖;同时现在眼科手术很少需要全麻,所以局部麻醉后手术剥膜时存在眼球运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有因素影响下要让一个医师训练至熟练而成功的剥膜学习曲线实在太长,每一个医师成长以前都可能有一批患者是这个镊子的牺牲品,成为下一批享受医师成长后成果的垫脚石,或者有一批医师成长的道路被失败操作所阻挡,所有这些失败对患者都是不幸。因此需要减少这些不幸的发生,要使高难度的手术变成常规简单的手术,人人都能做的手术。
损伤视网膜的力太小我们没法感知;移动0.1mm距离也太小(再大就要损伤视网膜了),在放大10倍可能视觉感知不是很难,但让手稳定在0.1mm以内稳定顺畅执行各种操作很难,况且还有各种心理压力如防备眼球突然运动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伤内界膜镊,能够解决现有内界膜镊易损伤视网膜,更不能避免眼球运动及医师手抖加重的损伤视网膜而难以安全内界膜剥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损伤内界膜镊,包括:握持部和滑动部,所述握持部包括夹持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滑动部为微缩化眼内镊,对所述滑动部的夹持关节施压与放松能单独完成抓放,所述固定结构下部中空,所述滑动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下部中空内,所述滑动部上端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滑动部下端可活动;所述弹性结构被构造来帮助滑动部抓放过程中拥有回缩功能而保障接触视网膜的压力稳定而不损伤视网膜;所述夹持结构被构造来对滑动部夹持关节施加压力协助滑动部完成抓夹。
进一步地,所述镊叶头端设有内界膜切开刀。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恒力弹簧。
进一步地,滑动部重力加上所述恒力弹簧弹力的总力量位于镊叶头端内界膜切开刀能切入内界膜厚度一半以上的压力与镊叶头端损伤视网膜的压力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拉伸弹簧(滑动部重力大于损伤视网膜的压力时);
所述弹性结构为压缩弹簧(滑动部重力小于镊叶头端内界膜切开刀切入内界膜厚度一半以上的压力时)。
进一步地,滑动部总重力加上所述弹性结构的初始弹力为镊叶头端内界膜切开刀能切入内界膜厚度一半以上的压力。弹性结构受力弹性改变量从切入内界膜厚度一半以上的压力到损伤视网膜的压力之间弹性结构回缩幅度≥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香凤,未经项香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秸秆干法育秧板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