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309.7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源;陈江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一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16 | 分类号: | F04D17/16;F04D25/08;F04D29/42;F04D29/44;F04D29/054;F04D29/05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无隔片 离心 式级进 增压 鼓风机 | ||
本发明属于五金电器领域,涉及应用于塑料焊枪的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采用了独立布线的封闭式鼓风机构造,以精工切削的风机基座(3)、风机外壳(4)与多级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增压组合共同组成无隔片的增压风道为核心,结合电机直联的前、中、后三级轴承安装、风机外壳(4)的两种出风口设计及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特殊构造,实现了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的低振动、低噪音、高风压、大风量输出,保障1200瓦以上大功率塑料焊枪的长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五金电器领域,涉及应用于塑料焊枪的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
技术背景
目前,应用于1000瓦的手持式塑料焊枪的鼓风机构造,主要由电机、风机支架、第一级离心式风叶、有隔片的风机内胆、第二级离心式风叶、鼓风机外壳、以及风叶的固定螺母、外壳的密封构造等组成。其中风机支架安装于电机外壳;风机支架、有隔片的风机内胆、鼓风机外壳共同组成有隔片的两个风室;第一级离心式风叶、第二级离心式风叶依次安装于主轴,并分别安装于两个风室内;电线由进气口后端依次穿过风机支架和风机内胆的线槽到达第二气室前端并安装于风机外壳内的接线柱;电源线经接线柱的二次转接后连接到陶瓷发热芯。
该类型风机输出的风压不足0.003MP且振动大、噪音高,用于1200瓦及以上大功率陶瓷发热芯的热风输出时,烧丝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1.风机壳体与电机主轴为二次连接,轴同心度偏差较大,导致与电机主轴同心安装的风叶必须选择大于1mm的气隙运转,而气隙过大导致了输出的风压和风量不足。
2.离心式风叶的内、外圆同心度因材料和工艺的问题,存在同心度偏差,导致风机运转需要更大的气隙,从而造成了额外的失压。
3.从进风口贯穿至第二气室的线槽与电线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失压通路,造成了气压的二次失压。
4.风机支架和电机的连接点,在力学上无法消弭风叶高速回转造成的偏振,降低了风机功效。
5.有隔片的风机内胆结构增加了风道内的气流扰流,降低了风机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独立布线的封闭式鼓风机构造,以精工切削的风机基座(3)、风机外壳(4)与多级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增压组合共同组成无隔片的增压风道为核心,结合电机直联的前、中、后三级轴承安装;风机外壳(4)的两种出风口设计及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特殊构造,实现了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的低振动、低噪音、高风压、大风量输出,保障1200瓦以上大功率塑料焊枪的长效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和技术特征如下:
手持无隔片离心式级进增压鼓风机,主要由鼓风机机芯、鼓风机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电线(1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机芯由前轴承(12)、多级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增压组合、中轴承(7)、电机转子(6)、后轴承(5)依次安装于主轴(11)组成;所述多级离心式级进风叶(27)的增压组合由多片离心式级进风叶(27)同轴安装而成;所述离心式级进风叶(27)为一个整体并分别设置前挡(33)、进风口(34)、后挡(35)、离心式叶片(36)、轴孔(37)、轴套(38);所述前挡(33)的外径大于后挡(35)的外径,并设置进风口(34);所述后挡(35)与轴套(38)连接;所述离心式叶片(36)分别连接前挡(33)、后挡(35)、轴套(38);所述轴孔(37)适配于主轴(11);所述鼓风机壳体由电机后端盖(1)、电机定子(2)、风机基座(3)、风机外壳(4)、手持式塑料外壳(18)同轴安装组成;所述后轴承(5)安装于电机后端盖(1)内;所述中轴承(7)安装于风机基座(3)内;所述前轴承(12)安装于风机外壳(4)内;所述电机后端盖(1)、电机定子(2)依次连接并安装于风机基座(3);所述手持式塑料外壳(18)安装于风机基座(3);所述鼓风机机芯与鼓风机壳体的组合共同组成了手持无隔片离心式增压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一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一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