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太阳能追踪集热装置及其气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0202.6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梅;杨绪钦;刘献福;王湛;陈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0/70 | 分类号: | F24S20/70;F24S10/95;F24S70/225;F24S50/20;F24S40/40 |
代理公司: | 青岛仟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纪尚旭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太阳能 追踪 装置 及其 气缸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太阳能追踪集热装置及其气缸结构,所述装置包括水箱、光热转化元件,所述水箱上端是开口结构,所述光热转化元件漂浮在水箱上部,所述光热转化元件包括发泡材料形成的基体,基体上形成上侧开口的凹槽,集热管箱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放热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放热管组的入口,左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上管,右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上管;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设置在在集热管箱一侧。本发明在没有加热装置辅助下产生大量蒸汽,漂浮的泡沫材料将光热转化层托出水面,抑制了产生的热能由薄膜向下层液体的耗散,从而提高装置的蒸汽化效率,展现了其作为光热转化新能源材料的极大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寻求新的能源,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资源量巨大,地球表面每年收的太阳辐射能总量为1×1018kW·h,为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多倍。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太阳能的利用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一项。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密度小(每平方米约一千瓦),而且又是不连续的,这给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为了广泛利用太阳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必须能同常规能源相竞争。
针对集热器的结构,现有技术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发和改进,但是整体来说集热能力不足,而且还存在运行时间长容易结垢问题,影响集热效果。
无论哪种形式和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都要有一个用来吸收太阳辐射的吸收部件,集热器的结构对太阳能的吸收起到重要的作用。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太阳能、海水淡化领域,例如太阳能的利用等。
中国海岛超过1万个,但大多数因匮乏淡水无法居住,有常住居民者不足500个,制约海岛开发、国防等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使海水淡化成为严重缺水海岛地区主要供水方式之一,基本满足海岛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式的太阳能集热海水淡化系统。该装置以太阳光为驱动源,在没有加热装置辅助下产生大量蒸汽,本发明所用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无毒无害,具有较高可重复性。这种蒸汽产生装置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从而制备太阳能蒸汽,在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海水淡化系统。该装置以太阳光为驱动源,在没有加热装置辅助下产生大量蒸汽,漂浮的泡沫材料将光热转化层托出水面,抑制了产生的热能由薄膜向下层液体的耗散,从而提高装置的蒸汽化效率,展现了其作为光热转化新能源材料的极大潜力。本发明所用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无毒无害,具有较高可重复性。这种蒸汽产生装置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从而制备太阳能蒸汽,在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