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运列车拍照测速及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0381.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刘金生;崔冰;游玲玲;王斌;赵九洲;刘宝东;李冬梅;辜小斌;徐莹鑫;高锐;高静;刘霞;庞雪;侯芳;邱淇;徐文龙;张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54;G06K9/32;G06K9/54;G06K9/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运 列车 拍照 测速 车牌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运列车拍照测速及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货运列车进入到可拍摄区域后,对车厢侧面进行持续拍照;对照片进行处理;识别出照片上的车厢轮廓并标记为第一矩形;计算出第一矩形的移动速度;在第一矩形内识别出车牌轮廓并标记为第二矩形;对第二矩形内的车牌号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对车厢侧面持续拍照,只需一个摄像头就可同时完成对车速的测量和对车牌的识别,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改进,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运列车拍照测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货运列车拍照测速及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货运列车的作业中,由于需要定位、停车对位和自动保护,因此对于列车测速的精确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方法一般利用多普勒雷达波反射、红外感应或地埋线圈进行测速,精确度较低。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010175579.7公开了一种车辆区间测速的方法,该测速方法是通过设置在道路中某一固定区间两端的监控终端,对车辆的通过时间进行检测,从而计算出该段区间内车辆的平均速度。由于这种方法所测量的是一个平均速度,而不能对较短距离内的车辆速度进行检测;并且此种测速方法每一次测速都需要至少两个监控终端,在测速终端的架设上存在巨大的工作压力。此外,在货运列车进场时,还需要单独安装摄像头对车牌号进行识别,对于建设成本来说是一项极大地投入。
综上,如何同时完成对货运列车的测速和对其车牌号的识别,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完成对货运列车的测速和对其车牌号的识别的货运列车拍照测速及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货运列车拍照测速及车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货运列车进入到可拍摄区域后,对车厢侧面进行持续拍照;对照片进行处理;识别出照片上的车厢轮廓并标记为第一矩形;计算出第一矩形的移动速度;在第一矩形内识别出车牌轮廓并标记为第二矩形;对第二矩形内的车牌号进行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当货运列车进入到可拍摄区域后,对车厢侧面进行持续拍照包括:判断货运列车是否完全进入拍照区域,当货运列车完全进入镜头范围内后,以每秒30帧~120帧的速度对车厢侧面进行持续拍照,直到货运列车到达拍照区域边缘。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对照片进行处理包括:先对图片进行灰度处理,再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进行降噪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识别出照片上的车厢轮廓并标记为第一矩形包括:沿x向和y向使用投影法找到像素点数组的波峰波谷,以波峰位置为车厢轮廓边缘,标记出车厢的最小外接矩形作为第一矩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计算第一矩形的移动速度包括:选取第一矩形的面心,比较前后两张照片中面心的位置,计算面心位移,计算该面心沿x向的移动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在第一矩形内识别出车牌轮廓并标记为第二矩形包括:对第一矩形沿x向和y向使用投影法找到像素点数组的波峰波谷,以波谷位置为车牌轮廓边缘,标记出车牌的最小外接矩形作为第二矩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在第一矩形内识别出车牌轮廓并标记为第二矩形以第二矩形运行到图片中心时的照片为处理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所述对第二矩形内的车牌号进行识别包括:对第二矩形内的字符进行分隔;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单个字符进行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