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Code128条码自动识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0884.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欣科;贾可;王奥;邓超;李佩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G06F40/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新路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局 优化 code128 条码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Code128条码自动识读方法,涉及条形码识别领域,将概率值变换为信息熵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得求取最大概率的乘积计算等价变换成求取最大信息熵的加和计算,首先在得到某一字元中六个字符的概率值即信息熵之后,采用全局概率优化的方式得到其最大概率可能对应的字元,让字元识别结果不仅仅依赖于对每个单一字符的准确识别,其次各字元之间利用code128校验规则进行结果的修正,以识别结果在满足编码规则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全概率为目标,最终解码结果也不仅仅依赖于对每个字元的准确识别,解决了条形码会因为诸多因素进而导致条形码图片成像受损,现有的条形码处理方案有较高的条形码拒识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形码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Code128条码自动识读方法。
背景技术
Code128条形码于1981年推出,因其字元较多,编码信息丰富,尤其是其具有编码长度较短、允许双向扫描、自动校验纠错等优点,在工业、物流、零售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Code128编码规则中,用等宽的黑线或白线表示一个模块,其中连续的1到4个同色模块组成一个字符,每个字元依据编码表中的既定规则分为黑白相间的多个字符。
Code128编码表中共有107个字元,其中除结束位(STOP)由13个模块(7个字符)组成之外,其他字元均由11个模块(6个字符)组成,而每一个字元又具有Code128A、Code128B和Code128C三种识读方式。
Code128编码规则包含“开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结束位”,其中校验位的计算规则为:
目前主流的Code128条码识读装置,一般采用扫描成像的方式拍摄条码区域,然后利用传统图像处理方式进行识别和解码。Code128条码的识读,首先是需要分割各字符,当前的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两种:1)通过检测黑白字符之间的灰度跳变完成分割;2)通过黑白字符之间的整体灰度差异进行分割。在字符分割完成后,一般以其中某一字符的宽度为标准,比较其余字符宽度与该字符的比例关系,从而确定对应字元,最终依据编码规则和校验规则进行判定和识读。
众所周知,条码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恶劣的使用环境,因此如印刷质量问题、运输过程污损、条码区域形变或反光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以上任何一种传统图像处理方案的识读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对整体编码的识别,造成较高的拒识率,不得不进行再次识读或手动输入,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Code128条码自动识读方法,利用全局概率优化的方法,让解码结果不仅仅依赖于对每个单一字符的准确识别,而且各字符、各字元之间可利用规则进行结果的修正,以识别结果在满足编码规则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全概率为目标,解决了条形码会因为诸多因素进而导致条形码图片成像受损,现有的条形码处理方案有较高的条形码拒识率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Code128条码自动识读方法,主要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1)对每一个字符计算出其可能为1到4的四个概率值{p1,p2,p3,p4};
步骤(2)利用公式wi=log pi将概率值pi变换为信息熵的表达方式,将步骤(1)中计算出的每个字符的四个概率值求取最大概率的乘积计算等价变换成求取最大信息熵的加和计算:
步骤(3)采用全局概率优化的方式得到其最大概率可能对应的字元;
步骤(4)依据步骤(3)在最大全概率条件下的所有数据位取值,对应Code128编码表,译出相应条码编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