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方法、装置及电力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1306.9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干天伟;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科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巨野河办事处青啤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集中 电力 散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应用于所述电力柜内的控制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力柜内的功率组件工作的过程中,采集所述电力柜内的第一导热管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一端的第一实时温度参数,以及采集所述电力柜内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附近的第二导热管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的一端的第二实时温度参数;
通过预设的数学模型处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预测出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在预设时长后的预估温度参数;
若所述预估温度参数表示温度要升高,增大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处的通风组件的通风量;
其中,所述数学模型为CNN模型;
其中,所述数学模型为CNN模型,所述第二导热管为多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多根所述第二导热管物理位置排布成的阵列结构,通过预设的数学模型处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预测出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在预设时长后的预估温度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和多个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转换成矩阵结构与所述阵列结构相同的矩阵;
通过所述CNN模型处理所述矩阵,预测出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的所述预估温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和多个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转换成矩阵结构与所述阵列结构相同的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导热管在所述阵列结构中的位置,在所述矩阵结构中确定出与所述位置对应的所在行以及所在列,并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映射到所述所在行以及所在列中;以及,根据每根所述第二导热管在所述阵列结构中的位置,在所述矩阵结构中确定出与每根所述第二导热管在所述阵列结构中的位置对应的所在行以及所在列,并将每个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映射到该第二实时温度对应的所在行以及所在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电力柜内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附近的第二导热管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的一端的第二实时温度参数,包括:
采集与所述第一导热管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阈值以内的所述第二导热管一端的第二实时温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出所述距离阈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温度与距离的预设规则,确定出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对应的所述距离阈值,其中,基于所述预设规则,若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越高则所述距离阈值越大。
5.一种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应用于所述电力柜内的控制机构,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力柜内的功率组件工作的过程中,采集所述电力柜内的第一导热管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一端的第一实时温度参数,以及采集所述电力柜内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附近的第二导热管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的一端的第二实时温度参数;
散热调控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学模型处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预测出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在预设时长后的预估温度参数;若所述预估温度参数表示温度要升高,增大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处的通风组件的通风量;
其中,所述数学模型为CNN模型;
其中,所述数学模型为CNN模型,所述第二导热管为多根,所述第一导热管和多根所述第二导热管物理位置排布成的阵列结构,
所述散热调控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参数和多个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参数转换成矩阵结构与所述阵列结构相同的矩阵;通过所述CNN模型处理所述矩阵,预测出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的所述预估温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热管集中的电力柜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第一导热管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阈值以内的所述第二导热管一端的第二实时温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科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科嘉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3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