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膨胀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2135.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关谷到;大河原一郎;桥本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68 | 分类号: | F16K31/68;F16J15/10;F25B1/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膨胀 以及 冷冻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膨胀阀、以及具备该温度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即使水分在配置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冻结也能够维持密封性。该温度膨胀阀配管连接在冷冻循环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在阀壳的安装孔内具备调整螺纹件,该调整螺纹件调整对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的作用力来调整过热度设定,在上述调整螺纹件中,形成有配置环状的密封部件的配置部,在上述配置部配置有沿上述阀芯的移动方向对上述密封部件施力的弹性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蒸发器的出口侧温度来调整阀开度,并控制冷冻循环的过热度的温度膨胀阀、以及具备该温度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冷冻循环中,例如使用图7所示那样的温度膨胀阀102例如(专利文献1)。该温度膨胀阀102通过根据由感温筒104感温到的蒸发器的出口侧的配管温度来控制阀芯108的阀开度从而将冷冻循环的过热度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另外,该温度膨胀阀102在阀主体110的下方具备对阀芯108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112、和用于调节该施力弹簧112相对于阀芯108的作用力的调整螺纹件114。通过转动调整螺纹件114调节施力弹簧112的作用力来进行过热度设定的调整。另外,在调整螺纹件114的下方设有密封盖116,对容纳调整螺纹件114的阀主体110的下部进行封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13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温度膨胀阀102中,为了使从入口接头122流入的制冷剂减压并从出口接头124流出,有阀主体110被冷却至0℃以下的低温的情况。在冷却变得迅速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冻结而在阀主体110产生结霜。此外,例如若阀主体110的温度因除霜器等而上升,则在阀主体110产生的结霜融化而成为水分。
然而,在进行冷冻循环的调整运转(评价试验)的情况等下,在静止过热度的调整频度较高的情况等下,有时会忘记关闭密封盖116。若密封盖116脱落,则密封盖116对阀主体110的下部的封固被解除。
在阀主体110的下部的封固被解除的情况下,有时结霜等引起的水分如图8中箭头所示那样侵入阀主体110的内部,并到达安装于调整螺纹件114的O型圈120。并且,若水分在配置有O型圈120的槽部126冻结,则如图9所示,水分冻结而成为冰130,体积膨胀。该情况下,有O型圈120被局部地抬起、或者遍及O型圈120整体产生不规则的变形等而导致O型圈120的密封性下降的担忧。
这样,在O型圈120的密封性下降的情况下,产生制冷剂向阀主体110的外部漏出的担忧。此外,若制冷剂从O型圈120的位置的部分漏出,则阀主体110进一步低温化,存在O型圈120自身也固化的可能性。该情况下,会产生密封性下降的恶性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水分在配置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冻结也能够维持密封性的温度膨胀阀、以及具备该温度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温度膨胀阀配管连接在冷冻循环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在阀壳的安装孔内具备调整螺纹件,该调整螺纹件调整对阀芯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的作用力来调整过热度设定,上述温度膨胀阀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调整螺纹件形成有配置环状的密封部件的配置部,
在上述配置部配置有沿上述阀芯的移动方向对上述密封部件施力的弹性部件。
这样,通过在配置部配置弹性部件,从而即使水分在配置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冻结也能够维持密封部件的密封性。例如,即使在水分在配置部冻结成为冰而体积膨胀的情况下,密封部件被冰局部地抬起、或者密封部件冻结而遍及密封部件整体地产生不规则的变形,弹性部件也能够按压密封部件,防止在配置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局部地产生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宽动态范围输入结构
- 下一篇: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